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作者阿尔伯特?克雷格是汉学专家、东亚史权威。本书只用了280页,从旧石器时代讲到新中国的成立,帮助普通读者快速了解中国历史。作者用全球史眼光来写中国史,所以每个部分包含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情况,有助于外国读者将中国历史与他们熟悉的历史进行比较,方便了解与记忆。通过这种方式,中国读者也能在世界历史的大脉络中进一步理解中国历史。

全书结构

第一部分,先秦史,从旧石器时代一直讲到春秋战国;

第二部分,秦汉史,讲的是中国最早的两个大帝国;

第三部分,隋唐宋元,这是帝制时代的高峰;

第四部分,明清史,帝制时代的后期;

第五部分,近代中国,从晚清到军阀割据,到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

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先秦史

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秦朝以前的历史中,我们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史实是:

第一,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北京人”,但是,后来的中国人并不是北京人的后代。北京人虽然也是人类,但是跟我们不是同一个人种,他们更像另外一个远古人种——直立人。而我们是智人的后代。智人最早出现在非洲,距今大约5万年前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之后北京人就被智人取代了。在这一点上,中国跟世界其他地方的历史一致。智人所到之处,其他人种都灭绝了。所以,要说我们现在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这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先秦时期的三个王朝夏、商、周,目前有据可考的历史只能到商朝,因为1920年在河南的安阳发现了殷墟,这是商代晚期的一座都城。但是再往前的夏朝,目前只能说还只存在于传说里。

第三,周朝的后期,也就是东周时期,对中国文化来说特别重要。诸子百家就是在这个时候兴起的,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井喷期。这一次中国又跟世界同步了。南亚的印度教和佛教,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哲学和犹太教,都是在铁器时代出现的。这些宗教和思想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全世界。

秦汉史

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秦汉两朝虽然久远,但影响力依然存在,比如英文中的China就是“秦”的音译,而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叫做“汉族”。在秦汉史中,也有三个重要史实需要牢记。

第一,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央集权。在秦之前,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周天子并不管全国所有地方,而是把土地分成几块,把亲戚、盟友封成诸侯,让诸侯去统治各个诸侯国。这种分封制是非中央集权的,又叫“封建”制度。但是秦始皇改变了这个做法,他把统治全国的权力完全抓在自己手里。如何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秦始皇将国家划分成40个郡,郡下设县,派官员管理,逐级汇报,是高度中央集权的一种制度。所以我们可能认为中国古代都是封建社会,这个想法其实不对。实际上从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基本采用郡县制,封建制度早就不存在了。

第二,汉朝的崛起,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儒家思想。这是之前东周诸子百家打下的基础。在这一点上,汉王朝跟另外两大帝国的情况很类似。罗马帝国是在古希腊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印度的孔雀王朝,利用了佛教思想。儒家思想、古希腊思想、佛教思想,都有一个对王朝统治非常有利的观念,就是君权神授。西汉时期很重要的一个成就就是重新整理了秦始皇当初焚书坑儒的时候散佚的儒家典籍。

第三,汉朝时,丝绸之路成了最早促进东西方交流的一条神奇的路。说到丝绸之路,可能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丝绸之路除了把丝绸卖给欧洲人,还带来了哪些具体影响呢?一个对日常生活比较重大的影响是我们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小麦。此外,佛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都说“要想富,先修路”,丝绸之路确实让我们赚了不少,而且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也很大。直到现在人们出国还是喜欢买丝绸和瓷器做礼物送给外国友人,这都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影响。

隋唐宋元史

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经过东汉之后的分裂和混乱,隋唐比照着汉朝的模板重新建立帝国的时代。宋朝是文化和商业比翼双飞的朝代。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王朝,虽然统治时间短,但是面积巨大,是目前为止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帝国。在这个阶段里,也有三件事比较重要,可能刷新我们之前的认知。

第一,汉朝灭亡之后,隋唐之所以可以重建起统一的帝国,而不是像欧洲那样,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始终难以统一,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中国的人多、人口密度大。中国当时还是农业社会,人多有很明显的优势,种的粮食多,南方产出的粮食富余了,可以供应北方的需要。此外,人多的地方,商业基础比较好,商贸买卖频繁。粮食多、商业发达、交流多,所以中国人对北方蛮族的同化比欧洲快得多。

第二,宋朝的时候,统治结构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之前无论是汉朝还是隋唐,贵族一直是很活跃的,是皇帝的心腹之患。宋朝贵族的没落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加强了皇权,另一方面打破了阶层固化。唐朝的时候,当官的主要是贵族,只有10%左右是靠科举考上来的。但是到了北宋,57%都是靠考科举了,而且一般大官都是科举考上来的。这使得老百姓重视教育,热爱学习,宋朝于是就成了唐朝之后第二有文化的朝代了。

第三,元朝优点很少,但是它特别大,所以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当时的中国人在国外的一些城市有聚居区。中国人的印刷术、火药、中医药知识也是在这个时期传到了西亚。波斯人的细密画,也是因为在这个时期受到了中国瓷器和绘画的影响。著名的马可波罗先生就是在忽必烈统治时期来到中国,写了《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直接影响了许多年之后的哥伦布,他出海的时候本来没想要发现新大陆,只是想去一下马可波罗书里写的日本国。此外,基督教也是在元朝的时候第一次传到中国,当时叫景教,而且还成功吸收了忽必烈的母亲为信徒。所以,虽然对于汉族知识分子而言,元朝是一段黑暗时期,不过从现在的角度看,元朝保持了一定的文化多元性。

明清史

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在明清史当中,也有这么三件事是我们需要特别留意的。

第一,明清两朝虽然说是帝制时代的末期,但是不意味着这个时期整个国家一直在走下坡路,实际上还是一直在发展的,特别是商业上,爆发了第三次商业革命,前两次是在汉朝和宋朝。银子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白银在明朝中后期成了主要流通的货币,刺激了经济发展。所以,明清两朝我们其实并没有落后,发展的速度也没有放慢,特别是在经济上,还是有很多突破的。那为什么好像跟西方相比我们在这段时间突然就落后了呢?其实是因为西方在这个阶段突然发展得特别快,他们是小步快跑,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完成了几件大事,比如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启蒙运动、民主革命,这一下就显得我们慢了。

第二,一般人对清朝的印象就是皇帝好,但其实制度也很重要。清朝的制度还是延续了唐朝以来的大框架,皇帝把所有权力都握在手里,然后把事情都分给大臣去干,这叫“中央集权下的官僚政治体系”。清朝的统治者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觉得这套系统很好用,所以完全接过来用了,这也是清朝的统治比较稳定的一个原因。在这个基础上,清朝在制度上也有一些完善和补充。

首先是军事上,设满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满族部队单独编制,汉人官员管不到他们头上。1668年,清政府还在满洲的北部和中部设了一道柳边篱笆墙,把这块地方封锁起来,作为战略自留地,汉人是不能进去的。在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特别是早期,军事上的这些举措格外重要。

其次是满汉分治。中央政府的关键职位上都任命两个官员,一个满族,一个汉族。到省一级上,设一个满族的军政官员,下面配一个汉族的文官。这种制度对稳定满族人的统治很有效果。

综合前面两点,既然明清两朝并没有发展缓慢,而且制度甚至还更完善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向欧洲那样走向现代呢?答案很多,作者认为比较主要的一点可能是,中国的帝制和官僚体制相结合太完善了,完善到一定的程度,它没有力量去革新,所以就没有办法走向现代化。反观欧洲的官僚,他们其实是对抗传统制度和传统秩序的,他们是靠才能获得阶层跃升的,不是靠世袭,所以他们反对旧的贵族秩序。中国的官僚也是精英,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他们会一直维护那个旧制度。这样一来,19世纪的中国官僚体制,就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主要障碍。

近代中国史

十分钟了解中国(十分钟了解中国历史)

一说到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就好像很自然会想起一个词——丧权辱国。作者也谈到这一点,他说中国的近代史在某种意义上是失败的,但这种比较阴暗的看法并不是西方人强加给中国的,而是中国人自己的看法。作者看来,近代中国反倒另有一番积极的景象。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史的两个阶段,分别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清朝灭亡结束。鸦片战争对清朝是致命一击,但战争结束之后,这个王朝竟然又延续了70年才灭亡。为什么它能坚持这么久?原因有三个。第一,儒家教义在发挥作用。第二,如明清史部分所说,制度这个东西,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它是很强大的。第三,因为缺乏可行的替代方案。

不过,作者认为,无论怎样,近代中国对西方的回应可以说是相当成功。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接受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至少没有彻底成为殖民地。像印度、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朝鲜这些国家,可就没那么好命了。这是一种很积极地看待中国近代史的眼光。

第二个阶段,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历史充满动荡与苦难。先是军阀割据,紧接着是部分统一,但各地持续在打仗,然后二战爆发,我们在抗日,好不容易抗日结束又打了四年内战。但是不管在打什么仗,和谁打仗,有一件事情我们始终没有停止过,那就是不断追问,到底我们比西方差在哪里?我们怎么办?这种追问可能是因为我们实在太焦虑了,明明我们不差,好好的天朝上国,怎么会突然之间变成这个样子,跟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简直接受不了。

不断的追问,不断有新的答案出现。清末的时候,传统的儒家思想还是很坚固的,到最后也不过是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良主义,保持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不动摇。甲午战争之后,康有为主张变法,算是比较激烈的改革了,他提出儒学的本质也需要重新解读。有了这种激进的改革思想,清朝灭亡之后,中国的思想家放弃改革儒家学说,全面拥抱西方思想,也就不是特别奇怪了。这种思想上的转向,也为中国人民后来接受外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打好了基础。

更多好书干货解读

请关注中信书院“好书快听”栏目

只要耳朵空闲几分钟

就能听完一本好书

本文来自妙芙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0813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