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尺八(二尺八寸)

2020-09-24 15:48:40 来源:新民晚报

突发心脏病越来越多,如何做到防范于未然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孙宝贵教授为您科普答疑

尹学兵

8月18日,某著名演员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他的突然离世令圈内以及喜欢他的影迷深感震惊和痛心。其实,近年有不少名人因突发心脏病离世。

在人们对生命突然消失感到扼腕叹息的同时,“心源性猝死”这个词也反复出镜,刺激人们的神经,引发了不少人的焦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是高危人群

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中,此前多数从未被确诊过心脏疾病,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要想了解自身的风险,可以通过一串简单的数字量表知晓:14065430268。这串数字的意思是:血压不能超过“140”,血糖不能超“6”,总胆固醇不能超“543”,吸烟应该为“0”,腰围女性不能超“两尺六”,男性不能超“两尺八”。如果您通过自检,发现自己有超标的项目,那么就得开始警惕心血管疾病了。

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且伴有以上危险因素中的1个及以上,就是高危人群。如果患有糖尿病或有直系亲属早发家族史危险度更高,需要进行冠心病风险的筛查。长期的精神紧张、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偏好高糖高脂饮食的人也需注意。

“猝死”并不一定猝不及防

药物治疗是心律失常的主要防治方法,比如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减少心脏性猝死的重要药物之一,对于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更是如此。

对于一部分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除了积极的药物治疗外,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仪可以对患者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对恶性的心律失常作出及时诊断,并在体内除颤,这是预防猝死的可靠方法。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也是目前治疗心律失常不可缺少的方法,有些患者需要多种方法联合治疗。

虽然心源性猝死相对较难预防,但可以通过优化生活方式进行一定的健康干预。身体处于熬夜、抽烟、醉酒、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应激状态下,血管都会受到损害,生活中应回避这些危险因素。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缺乏医学指导的不当运动训练,也是心源性猝死的一大诱因。因此,如果有慢性病,应先到医院进行简单评估,看能否耐受新的运动项目。有长期运动习惯的人到达一定年龄,也应该到医院对心肺功能和骨关节系统进行评估,以调整运动量。普通人应进行以保障健康为目的的中等强度运动,不建议大众过多尝试极限运动。

有些猝死源于过劳或者运动,本质都是透支了身体机能的极限。而大多数的猝死源于心脑血管疾病,如大面积的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瘤破裂、脑梗塞和脑出血等。所以,高危人群尤其是中年人应该关注身体的预警信号。

一半以上的心脏病发作,通常都会有一些警示信号,比如胸闷、胸痛、憋气、胸口不舒服、疼痛、上腹部不适、全身乏力等。胸痛常位于胸部中间,或偏左。有时候会放射到左背部和下颌部。常常伴有呼吸困难冷汗、面色苍白、恐惧、头晕或呕吐等。

需注意的是,很多原因都会引起胸痛,当发生持续胸痛时,患者应该第一时间拨打120,呼叫周围的人及时帮助救治。不要自己随便用药,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不适合所有胸痛患者,万一有反指征,比如严重低血压或主动脉夹层,则会加剧病情,危及生命。

急、慢性胸痛都需到胸痛中心治疗,通过药物干预,可以延缓其发病时间,例如未干预情况下,可能五年发病,经系统治疗后可能10年或20年才发病,这对患者来说获益极大。

院外急救: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赛跑

心源性猝死发生时,只要抢救及时、准确,病人是有望得救的。急救开始的时间越早,存活率就越高。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心跳骤停4分钟之内开始急救,存活率可达50%;超过10分钟,存活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当心跳停止后,血液循环随之终止,由于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终止4~6分钟后,脑细胞缺氧坏死,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此时即使抢救存活,也是“植物人”。

这时目击者应首先进行心肺复苏,为医务人员到现场抢救赢得时间。欧洲目击者心肺复苏可以达到60%,但是我国公众心肺复苏普及率很低,现场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更是非常少见。据统计,我国有87.7%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因此,学会并准确地对猝死者施行心脏复苏急救术和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简称AED)非常重要。

据报道,80%的猝死主要原因是室颤,及时除颤是迄今公认制止心脏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对于院外发生的猝死,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简称AED)的推广使用,对于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

医学研究表明,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进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3分钟内进行,存活率达70%,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则下降7%-10%。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

AED本身就是设计给非专业人士用的,通常仅需要开启电源、将贴片贴至患者身上,AED便会自动分析心律,判定是否需要电击,操作者只要依照机器的指示执行,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但是目前我国AED还非常不普及,仅有少数公共场所有配置。因此我国在院外发生的猝死救治成功率仅有1%,而在美国成功率已接近40%。 (文/尹学兵)

■专家介绍

孙宝贵

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政府津贴享受者、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副院长。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电生理与起搏学会等12家国内学会的委员、常委、副主任委员或主任委员。承担和参加各种科研项18项,共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9项,国家专利5项(3项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专利奖)。擅长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在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术,以及PCI等介入性心脏病治疗手段方面有特殊专长。

编辑:张洁

本文来自零落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692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