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向死而生(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向死而生)

如何活出真实的自我,获得自在的人生?今天给大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心法,今天内容需要点想象力,请耐心看完,会有启发。《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的古人认为,大自然有一套完美的秩序和法则,顺应它可以让万物和谐共生,它可以让让万物和谐共生。

老子《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达到至诚的境界,人可以领悟天道,顺应趋势。“至诚”的状态也是事物本真的样子,我们经常说要活出真实的自我,这是一种很好的人生观,这听起来有点鸡汤,但要活出本真的状态其实很难,虽然本真就是我们的天性良知。

哲学家阿多诺说,追求自由并不是人的天性,自由的唯一意义在于否定,自由是对压抑的抵制和否定。换句话说,我们对自由的感知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我们在感知到压抑、奴役之后才产生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追求真实的自我,是因为真实的自我常常被掩盖了,被压抑了,所以我们拼命想回去,“至诚”才是我们本来的样子。

老子《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诚是一种事物本真的状态,在儒家思想中,人性和天性在底层是相通的,回到人本真的状态,我们就可以感悟天道,顺应趋势。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心,则知天也”,“尽心”就是一种“至诚”状态,通过尽心,我就可以知性,通过知性,就可以知天,认识天道。尽心,知性和知天,这是儒家认识论哲学的核心,西方哲学追求真理,而东方哲学讲认识天道。

为什么“至诚”可以感悟天道,前面我们用一个认识水的本性的思想实验,解释了这种方法。在中庸的宇宙观中,任何事物都有本性,人有人的本性,树有树的本性,水也有水的本性,那我们如何认识水的本性呢?不管我们是站在岸边,还是站在水中,甚至把自己想象成为一条鱼,我们都无法完全认识水的本性,因为,这不是一种至诚的状态,至诚需要抛开主观视角和价值预设,抛开个人的私心杂念,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看清了事物本质,才能顺应趋势,我们常说“第一性原理”,就是回到事情的本质,做人做事都是这样。

老子《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有一段类似的描述,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很多人不理解这句话,为什么为道需要日损呢?其实老子意思是说,学习求知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增加的过程,这是“为学日益”,但为道则不一样,它是一个相反的过程,需要去掉和减损人为的东西,这和刚才我们说的那个思想实验是一样的。

为道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就要去掉多余的私心杂念,去掉人的视角和价值预设,以及人的经验知识,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为道追求的是认识事物的本质,而为学是通过研究事物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我所用。换句话说,为学的目的不是追求事物的本质,而是通过获得关于事物的知识,来为我所用,就像我们研究各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为了制造出各种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认识事物本质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这是为学和为道的区别。那为什么“为道需要日损”呢?

老子《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我再来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眼前有一个杯子,如何认识杯子的本质呢?成年人肯定说,这是一个水杯,可以装水或者咖啡饮料等等,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个杯子给孩子,他们没有什么知识和经验,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玩具,一个笔筒,一件可以敲击的乐器,甚至一个攻击别人的武器,对杯子本身的认识是不是更具开放性,这其实也是小孩更有创造力的原因。

人的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认识就越容易受到局限和误导。甚至我们还可以再设想一下,抛离人的视角,在一个蚂蚁或者一只小鸟眼里,杯子可能又变成了一个家或者一个巨大的游乐场。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需要抛弃经验,知识和价值观,甚至抛弃人的主观视角的影响,这是老子“为道日损”的内涵。

为学和为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一个是从人的角度去认识事物,需要学习和求知;而为道是回到事物本身,去认识事物本质,这个过程需要弃知,需要无为,需要日损。在这个问题上《道德经》和《中庸》是一致的。认识万物的本质,认识万物的“道”,道家思想的方法是“无为”,中庸的方法是“至诚”,这两种境界其实非常相似的,可以感受一下。

老子《道德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真正的内涵是什么?

当然,要绝对做到至诚和无为是很难的,或许也是没办法做到的,它只是一种理念和心法。那要如何尽量做到“至诚”呢?检查你的动机和审视你的信念。我们做一件事的动机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在事情之外,所以,审视你的动机很重要,做这件事的动机是私心、欲望还是真心。其次,审视你的信念是否正确,有偏见,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中,有很多固化的信念,这些信念是我们做出判断和选择最重要的原则和依据,很少去质疑它们,但很多信念常常带有偏见。

关于如何回归初心,达到至诚,在西方哲学中,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生”方法,用对死亡的恐惧,倒逼我们回到本真的自己,找回自己的初心,这是一种办法。哲学家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了“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采用了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用“悬置判断”的方法,让我们在纯粹意识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其实他们的心法都是一致的,就是要抛弃到人的主观动机、经验、信念等影响,用“至诚至真”的状态和这个世界相处,你才能与世界共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懂得不够多,而是我们想得的太多,离初心太远。回归初心,你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中庸》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好了,今天就是这些,这是我分享《中庸》系列的最后一期内容,在这15期内容中,我们从不同的视角,结合了古今中外不同哲学家的思想来解读《中庸》,当然可能有不恰当,不严谨和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批判性地吸收就好。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虽然在语言表达,思想体系,分析视角上各不相同,但底层的理念很多都是相通的,深刻地理解他们需要一点想象力和直觉,很多时候,逻辑上合理和直觉上对都很重要,因为那个“直觉”可能就是来自你内心真实的声音。

本文来自轩然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7074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