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简介(努尔哈赤是哪里人)

清太祖努尔哈赤,传奇的一生

明代时,女真分为海西、建州和野人三大部。海西女真大部分居住在吉林扶余(伯都讷)以北的松花江大曲折后的江南,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边的阿什河流域。建州女真分布在长白山北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野人女真则遍居于从精奇里江下游直到库页岛的整个黑龙江南北广大地域。

明太祖朱元璋很注意经营东北,洪武初年就设立了辽东都司;二十年(1387) 6月大破元军于金山(吉林农安附近)之后,更奠定了对松花江以北女真诸部的统治基础。

明成祖朱棣一即位,便根据女真各部“相率来归”、“悉境来附”的情况,于永乐七年(1409)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进行管辖。

01、建州三卫

在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祖孙三代之时,酋长们拿着政府颁发的“印信”,定期纳贡,并为政府保守疆界;中央有所征调,他们也是闻命即从,决不违期。就是到了明宪宗成化年间 (1465-1487),仍基本上是相安无事的,汉族人民和女真族人民间的贸易往来,不仅频繁,而且热闹、融洽。

然而,随着明朝统治的渐趋腐朽,随着女真各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部间的掠杀、动乱多了起来。

明初所设的建州卫,原在牡丹江与松花江合流处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地方。宣宗时,继任卫指挥的李满住,被野人女真所逼,从三姓迁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后迁到婆猪江(佟家江),最后英宗时,移居到苏子河(今辽宁新宾)上游。

建州左卫指挥猛哥帖木耳(努尔哈赤的六世祖),宣宗时被“七姓野人”所杀,弟凡察、子童仓逃跑,童仓弟董山继掌左卫,因旧印“丢失”,明朝给了新印;但不久,凡察归来,手持旧印和侄儿争位,不可开交,明朝政府只好另铸右卫印给凡察,分左卫之地三土河(今吉林省辉南与柳河县境的三屯河)安置之。

成化三年(1467)后,建州三卫都逐渐南迁到浑河、苏子河上游地区定居下来。

今辽宁省抚顺城郊东南20多里处,丘岗起伏、层峦叠障。过了南扎木,翻过玛尔墩岭,便是清澈透明的苏子河。苏子河畔,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山岗北坡,背靠鸡鸣山,西贴烟囡山(呼兰哈达),东接连绵的丘岗,正北平地,数里之外是启运山。

历史上有名的赫图阿拉城,便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谷地之中。这谷地,方圆 不过二三十里,然而,它却是建州女真逐渐强盛,最终开创了有清一代276年天下的基地!

02、明朝对女真人的压迫

嘉靖三十八年(1559),女真各部中汉化最深、实力最强的一部——建州女真里,一个“凤眼大耳、面如冠玉”的小孩诞生了,这孩子便是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十岁的时候,亲妈死了,后娘纳喇氏对他很不好,在他19岁那年,只给他很薄一份财产,便叫他出门单过。因为生活困难,努尔哈赤不得不上山采些松子之类去抚顺卖给汉族商人。

由于经常和从关里来的商人接触,兼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汉文图书,努尔哈赤的汉化程度因而更深了,对朝廷内部情况的了解也更多了。

建州女真在正统五年(1440)搬到赫图阿拉,朝廷从正统七年(1442)起,就构筑了1700里的辽东边墙,挡住女真、蒙古兀良哈的来路。正统十四年(1449) “土木之变”,也先捉了英宗皇帝,女真也曾入塞“侵辽东、西”。朝廷奸贼和边将便以此为借口,屡开边隙,出塞捕杀,甚至“以掩杀降虏为功”。

另外,女真各部酋长逝世,朝廷也不再“赐敕”致哀,子孙入贡,还大减赏宴以示轻蔑。因而,女真酋长怨忿思叛。

成化二年(1466),努尔哈赤的五世祖董山造了反,朝廷发兵五万讨伐,杀了董山不算, 还将其弟褚安发配到福建,使他死在戍所。随后,又筑了抚顺、清河、顽阳等寨堡,对女真严加镇慑。这是政治上的压迫。

经济上:虽说建州女真生产较为发达,早在猛哥帖木耳时已用牛耕,移居赫图阿拉以后,更是无野不耕,连山上也种了庄稼,后来,从事银、铁、革、木制作的人逐渐增多,而且大量引进汉人的先进生产技术,耕作多用汉人,织锦刺绣等更全是汉人所为。但是,总的说来,女真人的生产水平还不高,吃、穿、用 方面,很大一部分还是靠明朝方面的贸易供给。

女真人、蒙古人需要汉人的粮、种、盐、绢、缎、布、蜜、蜡、锅、锌、铲、剪、针等。需要是大量的。有时,蒙古人一次就售马千匹,买粮三百车; 女真人一次交易,就换锌千件之多!

因此,永乐四年(1406)开设的三个马市贸易市场远不够用。宪宗时,女真屡请开市, 不许;神宗许了,增开抚顺、清河、宽甸、义州等堡,但却障碍重重,而且官吏还通过所谓验收、征税,大加盘剥,甚至还纵令仆从逼着女真人“减价贱市,十偿三、四”,大发逼财。

同时还经常不讲信用,时开时闭,造成女真人经济上的损失。万历三十七、三十八两年(1609、1610),努尔哈赤部的人参,因朝廷关闭马市而卖不掉,一次就烂掉了十几万斤!

此外,只许女真人跟明朝贸易,不许他们去朝鲜做生意,叫他们“禁绝外交”。

为了削弱女真人的势力,朝廷还采用拉一部、打一部、“分而治之”的政策。朝廷武将李成梁就极力加深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的矛盾。他利用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酋长王台捆了原建州右卫的都督王杲。杀了王杲之后,李成梁又极力拉拢王杲的亲戚、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失,以便最后消灭王杲之子阿台,来个斩草除根、各个击破。

万历十年(1582),李成梁派兵帮助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打阿台。阿台之妻是努尔哈赤的堂妹,努尔哈赤的祖父叫场和父亲塔失岂能见死不救?二人急赴阿台所在的古坪城外,叫尼堪外兰先别攻打,让他俩先去劝降。他俩第二次进城劝说之后,阿台还是不降,而且亲自督战守城。

明军斥责尼堪外兰为何不战,尼堪外兰便宣言:“谁杀阿台,谁就当古坪城主!”

城中一些贪心的人,听得喊声,便杀了阿台向明军投降,没想到明兵却来了个大屠杀,乱兵把入城劝降救亲的塔失和叫场也砍死了。

这一冤案,成了努尔哈赤起兵造反的导火索。

03、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努尔哈赤闻父、祖死,大恸,质问明朝边吏。朝廷自知理亏,给了他30道敕 书、30匹马表示歉意,又授给他建州左卫都督、都督佥事加龙虎将军的衔名(爵至正二品)。

努尔哈赤知道自己实力不够,就一面接受封赏,一面用“但执此人(尼堪外兰)与我,我即心甘焉”的话来转移明朝的注意力。

万历十一年(1583) 5月,25岁的努尔哈赤,终于以父亲遗留下来的13副铠甲起兵了。他首先攻打尼堪外兰的图伦城,尼堪外兰逃跑了,努尔哈赤旗开得胜,得兵百人、甲13副。随后,他又领兵追到嘉班城、抚顺所,尼堪外兰则又投奔鄂勒珲城去了。

鄂勒珲城位于托漠河城西北、甲板城正北,诸部中隔,竟为努尔哈赤统一其间各部提供了借口。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女真族统一之战,便从1584年开 始了。

历史赋予了努尔哈赤统一的任务。努尔哈赤也正好具有统一各部的条件(建州部生产发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才能。

“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努尔哈赤时刻不忘这两手。他用平等的方式跟各寨主大搞联盟,又用优待俘虏、下人的办法瓦解敌军、团结内部,同时,还注意以苦战血战为基础。

万历十二年(1584) 6月,努尔哈赤攻打董鄂部的翁鄂洛城。他正在房顶上向城里射箭,城里有个叫鄂尔果的敌人,一箭发来,射穿了他的头盔,入肉一指来深,血流至足,他拔出这枝箭刚射死一个敌人,不料洛科又对他暗射一箭,射中了他的脖子根,拔出箭看,箭头都像铁钩一样卷曲了,还带出了两块肉。

部下要搀他下房,他恐乱了军心,坚持自下,结果,一下来就晕倒过去。养好伤,努尔哈赤再次攻城,抓到了鄂尔果和洛科,部下主张杀掉,他却坚持说:“这样的人,死于战阵还可惜哩,为什么要杀?”吩咐赏给牛录之官,统率300人。

努尔哈赤这种招数,在征服人心上,奏了良效。

万历十三年(1585) 2月的太兰岗战役,充分地表现出努尔哈赤的苦战、巧战精神。战前,努尔哈赤率甲士25名、步兵50名,攻打界藩寨,不胜而归。归途中,没想到界藩寨长巴穆尼、城破逃亡的玛尔墩寨主纳申等领兵四百,追到了太兰岗之野。

阵式刚刚摆开, 纳申、巴穆尼便同时向他冲来。努尔哈赤单骑还击纳申,纳申一刀就砍断了他的马鞭。但他毫不畏缩,挥刀一击,砍断了纳申的胳膊, 纳申坠马而死。

努尔哈赤又射死巴穆尼,才压住了阵脚。甲士问他:“马疲了,怎么办?”

他说:“你们下马,假装以弓捎拂雪,像拾箭的样子,从容翻过岭去休息。”自己则只率七人露了甲胄而立,形同设有伏兵,吓得敌人连纳申的尸首也不敢收拾,一边喊着“有埋伏,咱知道”,一边退了下去,努尔哈赤这才安全脱险。

努尔哈赤就这样一仗一仗地打下来,到万历十七年(1589) 以前,不但早已杀了仇人尼堪外兰,而且统一了建州各部,定了“国政”,1589年还称了王。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更粉碎了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科尔沁、锡伯、瓜尔佳、珠舍里、讷殷等九部联军三万人的进攻,完全统一了长白山部。

努尔哈赤又花了20来年的时间,用征战和招抚的办法,统一了叶赫以外的扈伦各部,以及东海女真的许多部属。将士出征,他每每告诫要“秋亳无犯”、 “不使(其)父子兄弟拆散,不使(其)亲戚分离”。

有个叫浑岱的人,从锡伯率众来投,努尔哈赤下令“子孙世代,勿算其赋”,即永远免除他的赋税。

蒙古、朝鲜、明朝,对努尔哈赤构成了三角包图之势,因此,努尔哈赤很重视避免自己腹背受敌。他决定先联合蒙古。

为了联合蒙古,他不念旧仇,主动搞好关系。蒙古科尔沁部曾参加过“九 国(部)联军”,后来又帮助布占泰(乌拉部台吉)攻打过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竟主动遣使与科尔沁部的莽古斯、明安、翁果岱通好,对归附而来的人,一律优待以礼。

万历四十二年(1613),努尔哈赤的儿子莽古尔泰娶扎鲁特部贝勒明安的女儿为妻。天启元年 (1621),喀尔喀部台吉古尔布什率六百人来附,努尔哈赤把女儿嫁给他做妻,把侄女、族弟济白里的女儿嫁给了同来的莽果尔台吉,还把亲侄女嫁给仅有一百个人丁的小台吉恩格德尔。

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得到良好的接待,纷纷来投。天启元年,光蒙古的归附 者,就被编了76个牛录。

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在不断壮大实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八旗制度。

原来,女真人的生产和军事行动,各依族和寨而行进,每十人为一基本单位,头目称为“牛录(箭)额真(主)”。实力壮大后,努尔哈赤便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牛录额真下设 “代子”二人为副头目。五个牛录置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额真就组编成一个“固山(旗)”。

万历二十九年(1601),只有黄、红、蓝、白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设了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四旗,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八旗。

八旗制度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它有力地加强了努尔哈赤的权力。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他的子侄则是各旗的统帅(称“和硕贝勒”或“固山贝勒”。后,贝勒下又设“固山额真”,即“都统”,作为贝勒以下的每旗最高管理人)。

在八旗之外,每牛录又选出精壮17人组成亲军“巴牙喇”,加 强王权。

此外,努尔哈赤还设立了大臣八人、判官40人,规定了自己五日一临朝的制度。

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了!

这个雄心勃勃、把明朝看透了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开始与明朝分庭抗礼了!

本文来自念之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977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