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意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意思翻译)

象思维(70)仁在其中


01

仁在关联情境中

就像子夏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仁在其中,说明仁跟学、志、问、思都有关联。孔子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是哪五个方面呢?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此五者都做好了,就是仁了。仁就体现在这些精神活动和品质当中。这样孔子拓展了比较的视野,把仁放到相关的情境中加以定位。

对于君子来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如果自己做出榜样真心孝敬父母,则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如果能真心爱护故旧,则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还有要选择邻里,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要注意交友,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曾子也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从与亲人、邻里、朋友的关系中,都能见仁。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即使环境不好,也不要放弃。子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放弃了仁爱之心,怎麽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人处于不同的情境,都能显示仁。

《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都具备吗?

摄影 黄建梁

02

巧言令色

值得关注的是,孔子在《学而》《阳货》两篇中说了同样一句话: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孔子心目中,仁是要实实在在去践行的,不是花言巧语装模作样。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所以当司马牛问仁时,子曰:仁者其言也訒(《颜渊》)。訒,言谈谨慎。这小子不解,言谈谨慎,就能叫做仁吗?孔子说,做起来很难,言谈能不谨慎吗?

有人说:雍也,仁而不佞。佞,善辩,巧言谄媚。那人说仲弓有仁德但没口才。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孔子认为巧言乱德,特别讨厌善于辩驳的人,不晓得他有没有仁德,要口才干什麽?

在回答子张如何才能“闻达”的问题时,孔子说: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颜渊》)。表面仁义而行动相违,以仁义自居而不疑的人,也能骗取国内外的名声。仁,不是表面功夫装出来的,而是要真心诚意付诸行动的。在与佞、色的比较中,反衬出仁在于笃行。

《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都具备吗?

摄影 斯培光

03

勇者 知者 仁者

孔子在《子罕》《宪问》两篇里说了同样的话: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贡说,老师是在说自己呢。孔子是在几种类型的人的比较中显示“仁”的特征,在别处也有相关的说法: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仁者不忧、乐山、静、寿、勇,仁者具有这些综合素养。

先来看仁者和勇者的不同,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更有甚者,勇而无礼则乱(《泰伯》),仁者,应当是勇而有礼。这就显出两者的区别了。再来看仁者和知者的不同,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卫灵公》)。孔子重视知、仁之间的关系,仅有智慧是不够的,必须有仁的守护。孔子还说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仁者安于仁道,不会因利而动。智者则会利用仁,对自己有利则行仁道,或者干脆以仁为幌子谋取私利。

再换一个参照系,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君子不一定是仁者,小人一定不是仁者;反过来说,仁者一定不是小人,仁者一定是君子。通过层层比较,很明显,比起勇者、知者、君子,仁者有更完备的品格,因而更为孔子看重。

《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都具备吗?

作画 吴冠中

04

仁与不仁

除了一般的比较,孔子还用了对比的方法。《颜渊》篇中,子夏评论孔子的话,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不仁者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仁者从此无影无踪。这样就引入了“不仁”这个对比体,用来反观“仁”。

孔子特别分析了一种不仁的现象,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仁者该如何对待不仁者,假如憎恶不仁之人太甚,反而会促使他作乱。因此憎恶不仁者有个分寸问题。真正的好仁者不该憎恶不仁者。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为了显示自己好仁就憎恶不仁者,急于撇清跟不仁者的关系,这就不是真正的好仁者。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只有仁者能恰当地爱人,恰当地憎恶人。仁者对不仁者需要有所包容。于是又提出对不仁者的教育问题,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对于不仁的人,礼法、音乐都没有用,显得很是无可奈何,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里仁》)。看来伟大的教育家并不认为教育是万能的。

孔子还在与“恶”的对比中来把握“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如果一个人有志于仁,就不会为非作歹。孔子怀着良善之心,希望不仁者不要变恶,他虽然并不一般地反对刑罚,但是更看重约之以礼,在这一点上与法家形成重大的区别。正是在这样多重比较中,仁的特征被充分而清晰地显现出来。

通过对仁的本身意义的阐发和相关事理的比较,虽然不像概念那样明确内涵和外延,仁的思想含义趋于清晰,孔子以此为标准展开了许多评论。且看《依于仁》。

为您链接

象思维69

象思维(69)仁之本

象思维(68)三陈九卦

本文来自未亡人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979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