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中书的意思是指什么(夜书所见题目中书的意思是)

知识点总结

考点阐释:文言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提高中华儿女文化素养的极好资源。因此,文言诗词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自然也是中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

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考试说明的要求:理解词义和句意。划分朗读节奏;欣赏词语和句子;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考点概述:

古诗阅读与赏析的考点主要有:

①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

②正确划分诗歌的朗读节奏;

③理解概括诗歌描绘的内容;

④理解诗歌表现景物的特点,体会诗歌写景的妙处;

⑤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或表达的理趣;

⑥对诗歌的炼字用词进行一定的评价赏析,

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⑦对诗歌中的饱含情感或富有哲理或写景精妙的名句能作一定的评析,并有自己的体悟;

⑧弄清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

⑨运用想象和联想读诗,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理解诗歌的意旨。

前五点主要是阅读,后四点是针对诗歌赏析。

常见考法

1.诗意理解。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3.内容概括。从诗句中提取内容要点,对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感情态度、作者的观点、全诗的主旨等,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楚。

4.写法品析。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情感是诗词的灵魂。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误区提醒

例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两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早春(或“初春”) 暮春(或“晚春”“季春”)(2)修辞手法:夸张 表达效果: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机;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分析?助读:

解答这道题时,由于审题不细心,考生很容易疏忽题干中的提示语,抓不住诗句中一些关键词语,把两首诗的不同时段答成“春天”“夏天”或“开花时”“落花时”,把修辞手法答成“衬托”“对偶”,把表达效果答成“突出了人物喝醉了”“忘记留住春天”等。

诗歌描写的时令季节都是有特征的,春花秋月,莺歌雁飞,是大自然的语言,也是诗歌的意象。如果说,从静态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时令季节,那么可以从景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推知答案。春天湖水初涨,刚刚平了湖岸,云气压在水面上,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初春时早来的黄莺活跃在向阳的枝头,燕子也回归了江南水乡,这都显示了时间特征。各种颜色的野花零零星星地开着,春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这些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

《丰乐亭游春》写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在这鸟儿啁啾、杂花乱飞之时,太守却醉了,次日酒醒,春无踪迹。表现了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暂。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所以说这个时段是暮春。

对欧阳修诗三、四两句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效果,考生大多只看到“鸟歌花舞”的拟人手法,没发现夸张的手法。春天的消逝,绝不是酒醒时刻就过去了,客观上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这里作者却把它写成“酒醒春已归”,似乎在一场酒醉之后,一觉醒来

春天就飕然消逝。夸张手法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这里不是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也不是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而是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当然,对于作为初中生的同学们来说,能够说出这是夸张的手法就够了。

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典型例题透视】

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①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②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耐可:哪可,怎么能够。②赊:赊欠。

(1)“耐可乘流直上天?”此问句反映出李白什么性格和艺术风格?

(2)迷人的月色,用之不竭,取之无尽,相信你也享受过。作者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但是本诗

中第三句,诗人却用了一个”赊”字,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1)性格:天真超脱;艺术风

格:想象奇特。

(意近即可)(2)拟人手法;视月色为无价之宝,格外珍惜自然美景,尊重自然,与自然作心灵交流。

透视?助读:

这两道题是从诗意理解、情感感受、品析写法的角度命制的。

要准确把握诗意、体会诗人情感,首先要知道其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刑部侍郎李晔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与李白(其时遇赦,重获自由)、贾至(与李白同时的作家,以散

文著名;其时贬官为岳州司马)同游洞庭湖,李白写下了一组(五首)七言绝句。组诗原题为《陪族叔邢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

洞庭五首》,以上选其第二首。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无烟,水月相映,清辉怡人。诗人与友人(此处,我们不妨把其族叔

也当作友人)泛舟湖上,与清风朗月为伴,不由生出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终不可得,诗人也只好收起这份不羁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首句写景,同时点出秋游洞庭事。“南湖秋水夜无

烟”,初读平淡无奇,似是全不费力,脱口而出,实则极具表现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烟波浩渺、水汽蒸腾之气象。波澜不惊,澄澈如画。无烟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这种景象,这种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写意简笔不可得。诗人虽然没有精工细绘,但读者心中自会涌现出一幅

水天一色的美好图景。

明月的召唤,让诗人陡生“上天”之心:“耐可乘流直上天?”这天真异想,似突兀而来,没有缘由。但是,月色不就是最好的缘由吗?因此,这一突发奇思,反作用于月色的描绘,使得月色愈发迷人。诗人奇特的想象与天真超脱的性格,不是正由此可见一斑吗?想象奇特,正是诗仙浪漫风

格的体现。回答性格抓住“天真超脱”,回答艺术风格点出“想象奇特”“浪漫”等即可。

三四句直抒胸臆。月色很美,但诗人只为洞庭醉。上天既不可得,不如留下来,向洞庭赊点月色,醉游湖上。“赊”字颇堪玩味:洞庭的清风、朗月、湖光,美不胜收,俨然一位富有的主人。诗人着一“赊”字,似与自然对话,表达了对自然的珍爱与尊重,拟人手法在这里运用得可谓巧妙纯熟。“赊”,自然是不花钱了,那么李白《襄阳歌》中“清

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自然也就成了“赊月色”的最佳注脚。“赊”字极见诗人性情:痴恋月

色,陶醉于自然美景中,洒脱不羁,豪放而不失浪漫。

本题的考查点落在作者的性格、诗歌的艺术风格、用语的辞格方面,更侧重于诗歌的内容把握、手法品析,这正是抓住了最为关键的部位。

典型题型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5分)

题金陵渡①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2分)

(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分)

(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塞上忆汶水

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 。(1分)

(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杨柳枝

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 。(1分)

(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2分)

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

秋月

朱 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的“碧”的意思是 。(1分)

(2)本首诗题为“秋月”, 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分)

(3)这首诗通过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一雁度南楼”的“度”的意思是 。(1分)

(2)简要赏析“一雁度南楼”中“一”的妙处。(2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5分)

太原早秋

李白(唐)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②,无日不悠悠。

【注释】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②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

(1)“梦绕边城月”中的“绕”的意思是 。(1分)

(2)颔联写出了太原早秋的什么特点?(2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只有空床敌素秋”中的“素”的意思是 。(1分)

(2)简要赏析“只有空床敌素秋”中“敌”的表达效果。(2分)

(3)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释】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1)“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的意思是 。(1分)

(2)由“萧萧梧叶送寒”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分)

(3)最后两句为什么要写“儿童挑促织”的画面?(2分)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题。(5分)

塞下曲

许浑①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1)“秦兵半不归”中的“归”的意思是 。(1分)

(2)“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5分)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中的“殊”的意思是 。(1分)

(2)诗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请做简要说明。(2分)

(3)试分析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这两句写景句在诗中的作用。(2分)

十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5分)

军城早秋

严 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公元726~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莫遣沙场匹马还”中的“遣”的意思是 。(1分)

(2)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第二句中的“满”字作简要赏析。(2分)

(3)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5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①白雪归青冢②,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三春:暮春。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1)“岁岁金河复玉关”中的“复”的意思是 。(1分)

(2)作者运用昭君青冢的典故,有什么用意?(2分)

(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征人之怨?请简要分析。(2分)

十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5分)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空令岁月易蹉跎” 中的“易”的意思是 。(1分)

(2)诗歌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

(2) 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5分)

华子冈

[唐]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云光侵履迹”中的“侵”的意思说 。(1分)

(2) 全诗展示了怎样的画面?(2分)

(3) 后人对诗中的“侵”与“拂”推崇备至,请对此作简要赏析。(2分)

十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社 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②。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归无遗细君⑤。

东皋⑥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②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③羹芹:煮芹为羹。 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⑥东皋:水畔高地。

(1)“举趾待耕耘”中的“趾”的意思是 。(1分)

(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立春偶成

(南宋)张栻

律回岁晚①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②。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岁晚:年终。 ②参差:高低不齐。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1)“春到人间草木知”中的“知”的意思是 。(1分)

(2)“便觉”二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3)赏析“草木知”到“生意满”的变化过程。(2分)

十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除夜宿石头驿【注】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旅馆时感慨自身遭遇而作。

(1)“明日又逢春”中的“逢”的意思是 。(1分)

(2)列举诗中的一个修辞手法,作简要说明。(2分)

(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思?(2分)

十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菩萨蛮 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山鸥,一身都是愁。

】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辛弃疾为“仓部郎官”。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 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青山欲共高人语”中的“欲”的意思是 。(1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赏析“青山”“烟雨”的表达效果。(2分)

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5分)

如梦令 春思

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居士③,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贬谪之地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②百舌儿:鸟名。 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词人的自我呼叫。

(1)“惊起五更春睡”的“更”的意思是 。(1分)

(2)赏析句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2分)

(3)“莫忘小桥流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

参考答案

一、(1)(1分)过夜。

(2)(2分)句中的“斜”字,可谓精妙之极。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即将天亮的落潮之际。

(3)(2分)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无限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寂寞、凄凉之情。

二、(1)(1分)清晨。

(2分)深红浅红的桃花瓣上略带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3)(2分)作者以动衬静,侧面表现了自己闲适而恬静的心态。

三、(1)(1分)尚且

(2)(2分)沙漠辽阔、天空晴朗、马匹肥壮、胡笳哀鸣、白云飘飞,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壮美风景。

(3)(2分)大雁南飞,诗人却只能滞留塞上,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用大雁比喻飘泊异乡的自己,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四、(1)(1分)等待。

(2)(2分)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

(3)(2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排列成行的新柳,写作清一色的新妆美人,赋予柳树以人的姿态与感情,突出了新柳的轻盈、美丽,写活了柳的风姿,引人联想。

五、(1)(1分)碧绿。

(2)(2分)本诗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

(3)(2分)通过对静观秋光月色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

六、(1)(1分)飞越。

(2)(2分)“一”字巧妙地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通过雁子的孤独影射出诗人的孤单。

(3)(2分)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的思乡之情。

七、(1)(1分)围绕,环绕。

(2)太原秋天的威势来得早,秋霜很浓,寒风凛冽。(2分)

(3)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表达了诗人的思归不断的情怀。(2分)

八、(1)(1分)白色。

(2)(2分)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3)(2分)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 以及“雨” 景、“月” 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九、(1)(1分)打动。

(2)秋天(2分)

(3)“儿童挑促织”的画面反衬出诗人客居异乡的孤苦处境和凄凉心境,更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2分)

十、(1)回家。

(2)表达作者对牺牲者和家属寄予深刻的同情,以及对制造这场战争的统治者的无声谴责。(2分)

(3)运用了白描的表现手法,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将作者对牺牲者和家属的同情的情感自然流露出来,向往和平的思想深刻。

十一、(1)(1分)还。

(2)借用了“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然有家不可归,但十分希望也能寄一枝梅,安慰家乡的亲人。(2分)

(3)(2分)紧接上文的抒情,以景衬情,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使抒情又推进一层,更加深刻细腻,更加强烈具体了。

十二、(1)(1分)派遣。

(2)(2分)“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

(3)(2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十三、(1)(1分)收复。

(2)(2分)作者运用昭君青冢的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征人长眠塞外的苦寒、悲凉,表达他们不得归乡的痛苦。

(3)(2分)从征战之远、作战之久、气候之寒、景色之单调四方面写征人之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十四、(1)(1分)交换。

(2)(2分)微霜初落,深秋萧瑟。营造了凄清的氛围,渲染别离的愁绪。

(3) (2分)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魏万不要虚度光阴,要趁早成就一番功名大业。

十五、(1)(1分)侵染

(2)(2分)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亦动亦静的艺术画面。

(3) (2分)诗人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光”“山翠”以人的情感,“侵”形象地写出夕阳余晖逐渐消失的过程,“拂”字形象地写出山色青翠欲滴的情景。

十六、1.(1分)脚。

(2)(2分)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3)(2分)诗中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十七、(1)知道。

(2)写出了诗人因春回大地而无比喜悦的心情。

(3)诗人抓住立春这一节气,描绘出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

十八、(1)(1分)遇到。

(2)(2分)设问,诗人通过设问,引出了自己年夜独宿旅馆。

(3)(2分)写出了诗人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

十九、(1)(1分)想要。

(2)(2分)整首词表明了词人因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理想无法实现而心情充满忧愤。

(3)(2分)写“青山”“烟雨”有雄奇的色彩和奔腾的气势。将词人深沉的思想、胸中的抱负和愤懑,都在写景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二十、(1)(1分)旧时夜间计时单位。

(2)(2分)鸟鸣声常常把我从睡梦中搅醒。

(3)(2分)反衬出词人对仕宦生活的腻烦心理。

本文来自陌颜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19893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