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11条)

追溯中国历史上南北之间的军事交锋,南北朝时期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形成北、南两大政治地域,基于北、南两条大河的地域空间与经济基础,在政治力量的推动下,不仅北方移民不断迁入南方,南北之间的军事交锋也频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一、南北政权的初步形成

中国历史上推动战争从西向东与从北向南的初始动力虽然均为政治,但北方人口的向南流动也发挥了重大作用。自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晋元帝率中原衣冠士族以及百姓南渡,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人口的大规模南迁。继此之后,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又导致北方人口第二次、第三次大规模南迁。这一系列人口南迁为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不仅促使农田面积拓展,而且不断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人口南迁引发农业生产空间变化的同时,也导致了政治格局的改变。政治中心依凭的不只是政治与军事力量,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许更为重要。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位于黄河流域,政权也以此为依托将政治中心——国都设置在这里;伴随南方农田的开辟,长江流域为政权的形成提供了越来越具优势的经济基础,于是自三国时期孙吴政权之后至南北朝,也被称为六朝时期,先后有六个政权依托长江下游的经济基础将政治中心确立在这里。南北并存的政权因北方人南下迁移而形成,又在人口继续南下的推动下由对峙演变为战争。

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政权的战场

战争的双方均存在必须保全的政治中心以及远离核心区的战场。战场位置的决定因素在于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也与地理形势密切相关。历史上南北之间的战事主要发生在秦岭至长江一线或秦岭、淮河一线。其中从三国时期蜀汉、曹魏之间以秦岭为战场的征战,至孙吴与曹魏之间以长江为界限的交锋,南北之间的交战地点沿秦岭至长江一线展开。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政权或维持在秦岭,或一度跨越秦岭进入汉中或川西一带;东部战线则向南伸向淮河流域。自此之后,中国历史再次陷入南北分裂则是宋金时期,这时南北两个政权对峙于秦岭、淮河一线。经过这样的历史进程,不仅在中国大地上屡次描绘了“十”字中自北向南的这一笔,而且将南北征战之地清晰地刻画在秦岭乃至江淮地带。当代地理学告诉我们,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这里包含着年降雨量800毫米等值线、一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等一系列重要地理界限,难道早在千余年前人们已经意识到这样的地理差异,并且以之来界分彼此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三、秦岭-淮河线如何发展为南北分界线

山河均是大地上的界限或障碍,南北战线西端与东段的地貌并不相同。西端为秦岭,这条山脉横贯中国中部,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东至湖北、河南西部,长约1500公里,海拔多在1500—2500米,主峰太白山(今陕西宝鸡太白县境内)海拔3771.2米。这样的一条山脉在古代的交通技术与作战条件下,自然成为南北之间的障碍,因此历史上但凡南北之间交战,南北方政权均难以逾越这道山脉,于是在秦岭各条山口构成的道路与关隘就成了战场。南北交战的东段则从山地进入平原,分布在东段的平原分别属于长江、淮河两条大河流域,南北之间的战事最初发生在长江沿岸,最后归结于淮河一线,即淮河成为政治、军事上的南北之界。

淮河流域失去文化独立性走向经济边缘性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发展相关。伴随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强大,中原政权在南向发展中逐渐将控制范围从黄河流域延伸至淮河流域。淮河流域纳入中原势力范围的初期,在空间上处于中原政权政治、经济、文化的边缘区。

两汉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仍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长江流域政治上的对立,不仅为长江下游经济崛起创造了机会,而且使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开发越过淮河流域,直接立足于南方亚热带的地理环境中。随着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地区,淮河流域边缘性的地位基本成型。北方黄河流域历代都是整个国家的政治重心,长江下游平原地带则具有经济重心的地位,淮河流域处于南北地区之交,介于政治与经济重心之间,不仅边缘性越来越突出,而且对于江、河两大区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正因此,不仅秦汉以后淮河流域没有成为任何一类政权的都城所在,而且至清代行政区划也不再保持流域的完整,流域分属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这样的情况对于中国大河流域而言十分罕见。流域范围不能支撑一个地方政权,不能基本保持自身行政单元的完整,除地理边界条件之外,重要的在于经济基础。

淮河流域的南北两侧与长江、黄河都没有完整的分水岭,流域整体呈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势,上游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以及伏牛山脉构成江淮、河淮的分水岭;中下游地区处于平原,没有自然地物界分江淮、河淮,平原上较高的地物为河流两岸的人工堤,如黄河南岸大堤为河淮之间的分水岭;大别山以东岗丘连绵,向东北延伸至洪泽湖以南,高程一般在50—100米,洪泽湖以南人工堤再次发挥江淮分水岭的作用。淮河流域不明显的地理边界条件,使其若作为政治空间几乎没有可以依凭的天然屏障,这样的地理形式不仅不具

本文来自盼夏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058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