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字怎么读(辄字怎么读)

紙牓,◆见“紙榜”。

詔牓(诏牓),◆亦作“詔榜”。◆皇帝頒發的文告。○[宋][蘇舜欽]《乞納諫書》:“若詔牓未削,欺罔成風,則不唯堂下遠于千里,竊恐指鹿為馬之事,復見于今朝也。”○《海上魂》第三回:“這張詔榜雖然貼出來了,無如那班沒人心的東西性命要緊,也顧不得什麼名譽了,宵遁的仍舊是紛紛的相繼,不能禁止。”

張牓(张牓),◆見“張榜”。

造牓天,◆亦作“造榜天”。◆[唐][光啟]二年時,對六月酷暑發榜之日的戲稱。○《新唐書?陸扆傳》:“始,其舉進士時,方遷幸,而六月牓出。至是,每甚暑,它學士輒戲曰:‘造牓天也。’以譏[扆]進非其時。”○[宋][胡繼宗]《書言故事?造榜天》:“折榜時,謂造榜天。○[唐][陸扆]攻文辭,敏速若注射,其舉進士時方過,幸而六月榜出,至是甚暑,他學士輒戲曰:‘造榜天也。’蓋譏[扆]進非其時。”

預牓(预牓),◆謂考中而榜上有名。○[宋][岳珂]《桯史?天子門生》:“既而[符]氏子不預牓,總因以他事捃摭之甚峻,然卒不能洿。”

銀花牓(银花牓),◆以銀鏤花裝飾的匾額。○[清][錢謙益]《玉堂雙燕行送劉晉卿趙景之兩太史謫官》詩:“背飛并映銀花牓,託宿交棲玳瑁梁。”○[錢曾]箋注引《神异經》:“[東明山]有宮,青石為墻,面一門,門有銀牓,以青石碧鏤題云:天地長男之宮。”

銀牓(银牓),◆見“銀榜”。

通牓,◆見“通榜”。

鐵牓(铁牓),◆見“鐵榜”。

題牓(题牓),◆見“題榜”。

手牓,◆見“手榜”。

石牓,◆見“石榜”。

青牓,◆青黑色的匾額。借指官府衙門。○[唐][楊炯]《隰川縣令李公墓志銘》:“出入青牓之門,周旋黑衣之列。”

旗牓,◆見“旗榜”。

牌牓,◆亦作“牌榜”。◆張貼或書寫在板上的說明文字。○[宋][歐陽修]《聖俞惠宣州筆》詩:“京師諸筆工,牌牓自稱述。”

門牓(门牓),◆見“門榜”。

龍牓(龙牓),◆見“龍榜”。

酒牓,◆見“酒榜”。

金牓,◆見“金榜”。

解牓,◆見“解榜”。

揭牓,◆見“揭榜”。

黃金牓(黄金牓),◆黃榜,殿試後朝廷發布的中式者名單。○[金][張大節]《同新進士呂子成輩宴集狀元樓》詩:“[龍津橋]上黃金牓,三見門生是狀元。”一本作“黃金榜”。

黃牓(黄牓),◆見“黃榜”。

放牓,◆見“放榜”。

恩牓,◆見“恩榜”。

登牓,◆科舉考試將考中者名單上榜。○[明][沈德符]《野獲編?科場一?師弟相得》:“而先人自幼同硯席,識其文甚稔,因薦高等,比拆卷登榜,則[廣東][鄧宗齡],其年甫弱冠,[焦]年踰不惑久矣。”一本作“登榜”。

春牓,◆見“春榜”。

出牓,◆見“出榜”。

長名牓(长名牓),◆見“長名榜”。

長牓(长牓),◆亦作“長榜”。◆即長名榜。○[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銓曹》:“[高宗][龍朔]以後,以不堪任職者眾,遂出長牓放之冬集。”○《太平廣記》卷一八五引[宋][王溥]《唐會要》:“[弘道]元年十二月,吏部侍郎[魏克己]銓綜人畢,放長榜,遂出得留人名,于是衢路喧嘩。”○[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長名榜》:“所謂長名牓,言豫為長榜具列其名,每遇銓選,據此為定也。”參見“長名榜。”

布政牓,◆[宋]時稱節度使的布告。○[宋]徐度《卻掃篇》卷上:“本朝節度使雖不赴鎮,然亦別降敕書,宣諭本鎮軍民;而為節度使者,亦自給牓本鎮,謂之布政牓。”

駁牓(驳牓),◆亦作“駮牓”。◆曉示落選斥退的榜文。○[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夢》:“秘書郎[韓泉]善解夢,[衛中行]為中書舍人,時有故舊子弟赴選,投[衛]論屬,[衛]欣然許之。駮牓將出,其人忽夢乘驢蹶墜水中,登岸而靴不濕焉。選人與[韓]有舊,訪之。○[韓]被酒半戲曰:‘公今選事不諧矣,據夢,[衛生]相負,足下不沾。’及牓出,果駮放。”○[明][馮夢龍]《智囊補?捷智?衛中行》引此文作“駁榜”。

標牓(标牓),◆見“標榜”。

扁牓,◆見“扁榜”。

碑牓,◆亦作“碑榜”。◆碑碣牌匾。亦指寫在碑碣或牌匾上的字或文章。○《周書?藝術傳?趙文深》:“[文深]少學楷隸……雅有[鍾][王]之則,筆勢可觀。當時碑牓,惟[文深]及[冀俊]而已。”○《宣和書譜?米芾》:“方[芾]書時,寸紙數字,人爭售之,以為珍玩。至於請求碑榜,而戶外之屨常滿。”○[清][趙翼]《醉時歌贈春農同年》:“貫穿經史羅百家,碑牓文章推巨手。”○[清][錢泳]《履園叢話?總論》:“碑榜之書,與翰牘之書,是兩條路,本不相紊也。”

牓子,◆1.札子,奏摺。○[唐][王建]《宮詞》之五九:“自寫金花紅牓子,前頭先進鳳凰衫。”○《新唐書?王起傳》:“帝嘗以疑事令使者口質,[起]具牓子附使者上,凡成十篇,號曰《寫宣》。”○[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唐]人奏事,非表非狀者,謂之牓子,亦謂之錄子,今謂之劄子。”◆2.指便條。○[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士大夫交謁,祖宗時用門狀……[紹興]初乃用牓子,直書銜及姓名。”◆3.告示。○[唐][李公佐]《謝小娥傳》:“歲餘,至[潯陽郡],見竹戶上有紙牓子,云‘召傭者’。”

牓元,◆即榜首。科舉考試同榜錄取中的第一名。○[唐][范攄]《雲溪友議》卷上:“﹝[李肱]﹞乃以牓元及第。”○[宋][計有功]《唐詩紀事?丁稜》:“[唐]放牓訖,謁宰相,即牓元致詞。”

牓諭(牓谕),◆告示。○[清][唐甄]《潛書?權實》:“令不行者,文牘牓諭,充塞衢宇,民若罔聞,吏委如遺。”

牓樣(牓样),◆榜樣,典範。○《古尊宿語錄》卷十:“師云:‘且與後人作牓樣。’”

牓眼,◆即榜眼。科舉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者。○[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七:“世目狀元第二人為牓眼,第三人為探花郎。”

牓帖,◆科舉考試的錄取報單。○[宋][劉昌詩]《蘆浦筆記?金花帖子》:“[唐]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牋書其姓名,花押其中,使人持以報之,謂之牓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

牓題(牓题),◆匾額楹聯上的文字和題款。○《北史?江式傳》:“當時臺觀牓題,寶器之銘,悉是[誕]書。”

牓示,◆張榜告示。○[唐][玄宗]《刊<廣濟方>詔》:“宜令郡縣長官,就《廣濟方》中逐要者,於大板上件錄,當村坊要路牓示,仍委採訪使勾當,無令脫錯。”○[唐][元稹]《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其加徵錢米草等,亦委觀察使嚴加禁斷,仍牓示村鄉,使百姓知悉。”

牓闕(牓阙),◆張榜明示官職的缺額。○[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下:“銓曹吏匿闕,與選人為市。判吏部[趙及]奏:闕至即牓之。吏部牓闕自[及],始[熙寧]間也。”○《宋史?選舉志四》:“亂離以來,士大夫流徙,有徒跣而赴行在者。注授牓闕,姦弊日滋,寒士困苦,甚可憫焉。”

牓門賣官(牓门卖官),◆張榜公開標賣官爵。○《三國志?魏志?董卓傳》“故太尉[張溫]時為衛尉”[裴松之]注引《傅子》:“[靈帝]時牓門賣官,於是太尉[段熲]、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張溫]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

牓賣(牓卖),◆張榜出售。○《魏書?元暉傳》:“初,[高祖]遷[洛],而在位舊貴皆難於移徙……[世宗]頗惑左右之言,外人遂有還北之問,至乃牓賣田宅,不安其居。”

牓挂,◆猶張掛。○[唐][鄭谷]《題汝州從事廳》詩:“壁看舊記官多達,牓挂明文吏莫違。”

牓額(牓额),◆即匾額。○[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三:“今印文、牓額有‘之’字者,其來久矣。”○[宋][郭彖]《睽車志》卷四:“至絕頂,有梵宮焉,彩碧輪奐,金書牓額,字不可識。”

牓道,◆張榜於道路。謂公開招賢。○[南朝][梁][蕭綸]《隱居貞白先生陶君碑》:“牓道求賢,焚林招士,朝難其選,是曰得人。”○[唐][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又怪於諸山藏國寶、隱國賢,使吾君牓道燒山,披訪不獲,非通談也。”

牓表,◆張榜表彰。○《宋書?孝義傳?郭世道》:“散騎常侍[袁愉]表其淳行,[太祖]嘉之,敕郡牓表閭門,蠲其稅調,改所居[獨楓里]為[孝行]焉。”

白牓,◆門上扁額。○[唐][杜甫]《白鹽山》詩:“白牓千家邑,清秋萬估船。”

敕牓,◆皇帝賜給寺院的門榜。○[唐][白居易]《兩朱閣》詩:“寺門敕牓金字書,尼院佛庭寬有餘。”

本文来自管理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0764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