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谁)

在中国的众多的成语中有这样一个词汇,叫作“退避三舍”,古时候一舍为三十里,退避三舍就是避让九十里,这个词含义指的是对敌人的退让和回避,而这个词也用来形容知恩图报的良好品德或者对比人的恭敬,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春秋时期混乱的局势了,而作为退避三舍的主角,就是晋国和楚国。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诸位一起回到那个烽烟四起的时代,了解一下晋文公退避三舍的典故,难道只是为了履行当初的承诺吗?

“退避三舍”是是仁德还是诡计?春秋时期的霸主争夺,楚晋之争

退避三舍是因为晋国晋文公当初流亡时期的一个承诺,当年晋国内乱,作为晋国贵族的公子重耳流亡在外,不仅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还受到了国内和国外很多势力的追杀,犹如丧家之犬的重耳在诸国之间受尽了白眼,当他来到楚国的时候,受到了楚成王的礼遇,这对重耳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于是重耳许下诺言,如果他日自己回到晋国成为国君,楚国与晋国如果发生了战争,自己的军队会为楚国军队退避三舍,礼让楚国,来报答楚成王对自己的恩惠。

“退避三舍”是是仁德还是诡计?春秋时期的霸主争夺,楚晋之争

在外部多方势力的逼迫下,公子重耳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回国争夺王位,结束自己四处逃窜的生涯,在秦国的帮助下,公子重耳成功的成为了晋国的君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楚国与晋国果然在不久之后爆发了城濮之战,晋文公重耳也履行了当初对楚国的承诺,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最终以晋国的胜利而收尾,退避三舍也成为了晋国君主遵守信义的美谈,晋国可谓是即得到了战争的实惠,又收获了良好的名声,奠定之后晋国一百五十多年的霸业,可见晋文公下了一手好棋。

“退避三舍”是是仁德还是诡计?春秋时期的霸主争夺,楚晋之争

退避三舍其实是晋国的一个圈套而已,满满的都是套路,楚国和晋国在春秋时期来说都是国力强盛的诸侯国,二者的战争谁胜谁负其实很难预测,然而晋国退避三舍的政策成为了楚国失败的最终原因,仔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当初晋文公曾经受过楚庄王的恩惠,并且许下了诺言,虽然春秋时期的周礼已经名存实亡,但是如果背信弃义,晋国的名声就会在诸侯之间成为笑柄,即使国力再如何强大,也不能服众,达到称霸的目的。

“退避三舍”是是仁德还是诡计?春秋时期的霸主争夺,楚晋之争

其次,两军交战,楚国军队长途跋涉前来攻打晋国,晋国后退九十里,名义上是对楚国的尊敬,本来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楚国士兵,因为晋国的礼让,需要等到晋国退完九十里之后在行军追上,不然就会失礼,造成的结果就是,退完九十里的晋国已经做好埋伏,等待楚国军队的到来,经过长途跋涉的楚国军队,匆忙之下迎战,一鼓作气,再而衰,经过晋国的退避之后,楚国士兵的锐气已经减弱,和以逸待劳的晋国士兵交战,失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就是“阳谋”,即使楚国明知道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也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退避三舍”是是仁德还是诡计?春秋时期的霸主争夺,楚晋之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退避三舍不过是晋国应对楚国攻打的一个计策,不但在面子上做足了,而且还能打楚国一个埋伏战,不得不说真是好算计,名利双收。由此可见晋文公重耳也是一个心机深重的阴谋家。话又说回来,如果重耳是那种没有能力没有心机的普通人,在外面流亡的时候已经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退避三舍”是是仁德还是诡计?春秋时期的霸主争夺,楚晋之争

城濮之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最早的诱敌深入战术成功案例,此战之后晋国的威望在诸侯之间传播开了,成为了继春秋五霸之首齐国之后的又一个霸主国家,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晋文公在战后召开了八国诸侯参加的践土之盟,所签订的依然是老生常谈的勠力同心协助周王室,互不侵害的条约,此时的周王室俨然成为了各个诸侯之间的遮羞布,不论哪个霸主都要拿过来用一下,由此也可以看出晋文公老谋深算,楚国败的不冤,楚国失败也只能怪晋国套路太深,自己太傻太天真!

本文来自曼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0774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