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悲剧(元曲四大悲剧纪君祥的代表作)

元曲中的故事:古代游子们的人生悲剧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折桂令·春情》徐再思

游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族群,基本上大多数读书人都在某个时间段内当过游子,通常说的是那些出门在外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离家出走的人。离家出走在古代属于比较神圣的事情,男人们离家出走,大多是行走江湖游历四方,或是长途跋涉进京赶考,是男人们要出去建功立业,是要做兼济天下的事情。而女人们离家出走,则多半是很多难以启齿的理由。因此,对于中国历史而言,离家出走的神圣感,是就男人而言的。

《汉书》载:“游子悲故乡。”离家出走的人,流浪于异乡,大多怀念故乡的山水和故乡的人,在灯半昏时,月半明时,那种凄清冷寂的忧伤即会泛上心头,越是在生活不如意时,这种情绪就越会强烈。古代人的出门在外和今天的人不同,那时候出门不会像影视剧中看到的,骑一头大马,坐一轮马车,驰骋于山野平原,打开窗户就能看到明媚蓝天。那时候的人出门远游,大多是苦寒的年轻人,或者身负行囊,跋山涉水;或者出征在外,黄沙大漠;或者亡国遗民,朝不保夕。不是那种双飞七日游,更不是带着老婆儿子去度假,这些游子们全都是孤身上路,于是所谓的游子们,在中国古代思维中,就多象征着悲剧性的意象。

这种悲剧性的意象经汉唐辞赋诗人们的演绎,则更加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板上钉钉的判断。但其实游子们最早的记载中,是没有如此悲伤感怀的,那时候的游子们要是准备出门,乡里乡亲多半还会眼巴巴的守望着这个游子的衣锦还乡和赈济乡里。游子们出门都是带着目的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游子们,诸如张仪苏秦等,驰骋列国,纵横捭阖,在列国朝堂高谈阔论,终赢得高官厚禄、锦绣前程。这样的游子,即便身在异乡为异客,也自氤氲着拔剑向天的气魄,即便有悲,也是悲壮,而非悲伤。诸如老子孔子等,周游列国,传播思想,在君王面前受万般敬仰,却因君王陷于权力的诱惑,终至他们浪荡江湖,难登高位。后来的游子们,也就将老子孔子的这种不得意,自比其身,游子的悲,则变成了怀才不遇。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故土难离,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不管在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方,在他出发的原点上都会有种记忆羁绊着他,在很多时候他都会因为这种羁绊而无所作为,或者是犹豫不决。这是中国文化保守的根源所在,游子们愁绪大多即是为此。为实现心中那种兼济天下的理想,后来的人们坚持不懈,所谓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后面,也加上了“游必有方”,就是如果有目的的游历,就是被允许的,就不是浪荡公子。汉唐时代的读书人,司马相如、杨雄、李白、杜甫等,大多都是游子,有的一生都在游历,甚至死在了游历的道路上。

李白二十多岁时候就离开巴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长安城里赢得自己最早的名声,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的游子生涯是豪迈壮阔的,就算是在游历中不幸溺水身亡,也是为的捞月如此浪漫的事情。和李白不同的是杜甫,前半生的杜甫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到晚年了越走越远,越走越乱,越走越没落,就变得不再那么恣肆,而是”风急天高猿啸哀“了。杜甫的这种游子心态,与大家所认为的游子更相似,也更是最为真实的游子人生。中国历史上要赶上李白那种无所无谓的状态,游子中是没有几个的,就算宋朝同属豪迈派的苏东坡,在屡遭贬斥,也曾发出幽怨的感叹。

大多游子,刚刚出门的时候,多是意气风发,要准备出去挥斥方遒的,到末了,游子们则多因现实的摧残而失望,最终归于故里,或隐于山野,成为那种与世不合的所谓高人贤人,这在中国历代游历的读书人中并不少见,这些游子们回想往年的游历,便不再是那种充满阳光沐浴的神圣之感,即便乡里乡野的邻居们,也自会对他们心生含带着怜悯的敬仰感:“他们曾经是游子,他们现在是高人,他们曾经住过荒郊野外,他们现在也在荒郊野外,他们是贤人,我们不会做他们那样的人。”如此而已。

本文来自季莫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0883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