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朱厚照)

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境内,是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陵寝群。明朝276年风雨兴衰,共16位个性迥异的帝王,为什么会少了两位帝王的陵寝呢?

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当过放牛娃,乞丐,后来的从军生涯,他如何从草莽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帝王的人生巅峰。他身后15位皇权更迭的子孙又是怎样把大明从盛世走向衰亡的呢。

本书的两个作者许文继和陈时龙。陈时龙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从事明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许文继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目前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从事徽学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

让我们怀着对大明历史的好奇,跟随《正说明朝16帝》一书,穿越那段早已远去的尘封岁月,来揭开明朝兴衰荣辱的面纱吧。

个性迥异的16位明朝帝王

01

草根逆袭的开国皇帝

16岁的朱元璋家里遭受天灾和瘟疫,全家只剩下他和二哥俩人。二哥出去逃荒,他去了村附近的皇觉寺做了几十天的和尚,又因寺中缺粮食,被打发出去云游四方。

20岁的朱元璋经过四年的云游磨砺,又回到皇觉寺。24岁那年好友来信邀请他投奔濠州城下红巾军郭子兴的部下,他为人机敏英勇,很快就被提拔。后来郭子兴把养女许配给她,朱元璋在军中地位逐渐升迁。

特别是在郭子兴被赵君囚禁时,连郭子兴的儿子和部下都纷纷躲藏起来,朱元璋却果敢理智地游说和赵君有矛盾的彭大,分析厉害关系,让彭大出兵把郭子兴解救出来。

短短3年时间,朱元璋就从普通的士兵晋升到拥兵10万的大元帅。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加入了群雄争霸的战团。

他善于听取谋士的意见,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于1368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在金陵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从元朝灭亡中吸取了教训,让权利集中在自己手里,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不设丞相,撤销权利集中的中书省,提高六部职权,让权利分散,自己直接控制。

为了监视大臣们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结党乱政,朱元璋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下设诏狱,令很多开国的功臣惨死其中,成为维护皇权的一大手段。

朱元璋的刚猛治国,严惩官吏的舞弊,严酷程度是之前朝代所没有的,整治了明朝初期的腐败风气。

朱元璋善用文臣武将,善于听取建议都是他取得江山的最好例证。但登基后他又过于猜疑,屠戮开国功臣,表面上看似为了子孙后代扫除障碍,实则给后代埋下祸根:如果不屠戮那些开国大臣,燕王朱棣也不敢轻易发动的“靖难之变”,夺取了皇权,导致建文帝的失踪成谜。

推翻元朝,大明朝的建立,让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各行各业重新发展时期,恢复了汉人的主导地位,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习朱元璋身上坚韧顽强的品质和机智英勇的个性,拼搏进取,搞好人际关系,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才能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个性迥异的16位明朝帝王

02

喋血上位的马上天子

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下了祖制:嫡长子是继承皇位的第一人选。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38岁英年早逝,嫡长孙也不幸夭折,所以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就成为皇太子的首选。

其实朱元璋最想册立自己的四子燕王朱棣为皇太子,他文韬武略,性格跟自己有几分相像,孙子朱允炆儒雅仁柔有余,担心他难以胜任治理国家的重任,挡不住大臣的劝谏。朱元璋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只能按照制度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子。

皇侄建文帝登基后首要任务就是削藩,燕王是强藩之首,在削夺五藩后,目标直指皇叔燕王。所以建文元年,(1399)七月,朱棣以“靖难”名义起兵,历时4年,大小百余战,终于兵临南京,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

明朝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蒙古,朱棣五次亲征蒙古,为了保证边境安宁,国内的安定,在第五次亲征途中病逝享年65岁。他一生因武功威名,因武功夺皇位,因武功开疆拓土,他一生起于兵,最后也死于行军的途中,是一位马上天子。

朱棣登基后想要把中国古典收集齐全,下令大才子解缙负责,147人参与5编纂《文献大成》,朱棣看了后要求重新编修,前后3000多文人参与,用时5年终于完成《永乐大典》的编纂。

建文帝的失踪之谜,一直让登基后朱棣内心隐隐不安,他六次派有军事才能的太监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顺便也是向海外诸国炫耀大明王朝的繁荣富强。

朱棣在位期间文治武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又是个性情暴戾的皇帝,制造了瓜蔓抄,对想刺杀他的建文帝旧臣景清残杀剥皮、灭族,连景清推荐的人全家也被残杀,甚至左邻右舍和乡亲;对于不给自己写诏书的方孝孺实施了诛十族873人残暴屠杀,还有后宫惨案被残杀的宫女和太监3000多人等。

朱棣的一生是戎马一生,他是雄才伟略的好皇帝。遇事果断,北伐蒙古,南定安南,威名远扬,开拓的疆土。纵观成祖一生,可以称得上一位有大作为的皇帝,同时他身上也存有多疑暴戾的性格,导致喋血的残暴行为。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提升自身素质,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遇事果断,有大智慧,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和长远的规划。同时也改变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缺点,做到更包容和共情。

个性迥异的16位明朝帝王

03

曾被俘虏的英宗复辟之路

出生两个多月就册立了皇太子,光这一点英宗朱祁镇就足够幸运,7周岁登上皇位。但是命运之神没能总是垂青他,之后他的命运是戏剧性的跌宕起伏。

明朝是从蒙古人手里夺过来的,蒙古人虽然失去对中原的统治地位,无力与明朝争天下,但元顺帝返回漠北,雄踞北方,对明朝依然是重大威胁。

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进马,诈称3000人。仅靠着自己有点学识、半路出家入宫做太监的王振怂恿22岁的英宗草率亲征,8月13在土木堡被也先部队包围,因地势高缺水,50万大军伤亡过半,英宗被俘虏变成阶下囚。

英宗被俘后,在大臣于谦等人的拥护下,英宗的堂弟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做了皇帝。也先想把英宗当作人质的想法落空,在大臣们的积极斡旋下,给也先送了大量的金帛等礼物,一年后英宗平安地回来。

英宗回来后被景泰帝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生活了7年,严加看管。后来景泰帝病重,他最信任的心腹大臣石亨背叛了他,打开南宫大门,帮助英宗复辟成功。

重新获得帝位的英宗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囚禁了景泰帝,一个月后景泰帝就死掉了。所以景帝生前给自己建造的陵寝让英宗帝废掉,只把他安葬在西山。

年轻的英宗朱祁镇为了效仿先帝沙场立功,受了太监王振的怂恿,贸然出征,50万大军伤亡过半,自己被俘虏的后果。土木堡之败,是明朝由盛走向衰落的分水岭。

英宗朱祁镇空有一腔沙场杀敌立功的抱负,但他从小在宫廷中长大,没有多少军事作战经验,再加上途中太监王振多次私自改变作战路线,最后沦落到惨败的下场:自己被俘,王振阵亡和明朝精锐部队的毁灭性伤亡。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往往生活中会遭遇: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我们的才华不足于支撑梦想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狂妄自大,恣意妄为,而是要沉下心来努力去提升自己,机会来了我们才有可能让梦想成真。

个性迥异的16位明朝帝王

04

无力回天、刚愎自负的崇祯帝

崇祯帝朱由检是一个性格最复杂的人,他身上同时出现机智和愚蠢,胆略和自负,高明和昏庸。他有心治理国家,却不识用人之道。

登基后的思宗不动声色继续优待权阉魏忠贤,不断地嘉奖他,麻痹他。时机成熟,在大臣上奏魏忠贤十大罪状下,魏忠贤因病辞职,出京城还带着卫兵1000人,40余辆大车,被思宗派锦衣卫缉拿回京,魏忠贤自缢身亡。

袁崇焕是文臣出身的明军将领,有较高的军事才能,他带领的军队有非常强的作战经验。袁崇焕在刚愎自用的思宗年前夸下海口,“五年平辽”,只不过是他为了宽慰思宗而已,岂不知思宗是个遇事苛刻的皇帝。

崇祯帝是一个自律、急于求成的皇帝,做事过于苛刻,就很难出现敢于担当的大臣,反而造成欲速则不达的后果。崇祯在位时间,频繁更换大臣和滥杀大臣,也是明朝走向衰亡的必然结果。

明代末期内忧外患,饥荒和瘟疫,都造成了千疮百孔的路面,再加上崇祯帝刚愎自负,急于求成,不懂用人之道,注定难逃亡国的悲剧。

翻阅《正说明朝16帝》,书中性格迥异的16位帝王:有草根逆袭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喜欢做木工活,让权阉治理国家的熹宗朱由检;有喜欢大自己17岁的万娘娘,有47岁登基的48岁去世的仁宗朱高炽……

穿越历史,去书中找寻明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16位帝王鲜活的迥异的个性,他们虽然贵为帝王,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却不能拥有有普通人的情感自由,一切都是以皇权为主,以治理国家为主,因为他们肩负着国家的命运方向。

明代16位帝王都不同程度推动历史车轮的进程,或盛或衰或平稳。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知得失,让我们熟知历史,提升自己,更好地去生活和工作,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道路走的更从容淡定。

本文来自零落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113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