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如何提升决策效率?

记得小时候,在我们村,隔壁有人修新房子。他家喊人拉了一车砖回来,但不能直接送到建房子的地方,所以只能出钱让大家背。

当时李舟还在上小学,不过现在还有印象,我们一群小伙伴,都去参与了,一人挣了几块钱吧。

现在我们村里,基本都能用摩托车,从大马路直接开到家门口了,如果还有当时那样的一车砖,用工具搬起来就省事多了。

同样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完成,效率是成倍提升的。

1、提升效率的作用。

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机器代替了手工,本质就是把效率提升了。

华为目前受到多方面的打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5G发展太快了。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高密度等特点。相比4G,5G能够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传输、更快速的信号响应、更大量的终端接入。

比如,现在要进某个会场,最快的方法就是人脸识别。未来随着5G的成熟,并实现真正意义的万物互联后,人脸识别过程都可省掉。

因为所有设备都互联,都知道来者何人,一秒不用耽误,即可通行,直接进场。

效率的提升,正是5G被寄予厚望的根本原因。

郭嘉与郭嘉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效率的竞争。谁在相同时间内创造的越多,谁就拥有的越多;谁创造的价值越大,谁的实力就越强。

创业也一样,决策效率往往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2、创业中的决策效率。

现在的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帝国,无数人背靠阿里谋生。

不过在阿里的成长过程中,自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牛逼如马云,也做了很多失败的决策。

马云以前喜欢在公司里面用空降兵,当时他觉得,空降兵在其他公司经过历练,有本事,来自己的公司,立马就能上手,省去了培养的时间。

可现实情况是,马云用的空降兵几乎都被开掉了。

马云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说阿里巴巴公司是一台拖拉机,而空降兵就好像是飞机上的引擎。

虽然动力机器强大,但是用在拖拉机上只会带来灾难。

而且,本来公司的员工都眼巴巴的想着领导位置动一下,自己也跟着往上走。

可是突然来了一个空降兵,把大家的希望给灭了,换谁都不高兴,干活的激情也会消退很多。

正如马云后来说,创业多年,就是因为犯过的错误足够多,积累了太多失败的经验,自然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创业后,每天会遇到很多难题,作为老板,随便一个决策失误,都有可能让整个项目失败。

这个决策能力,跟学车很像。

由于教练带过无数学员,知道新人都会犯什么错,哪些路段容易翻车,教起来自然轻车熟路。

但新学员呢,之前很少碰车,对路况又不熟悉,避免意外发生,只能在教练车上多装个刹车,以防万一啊!

新人和老手的区别,就是老手经验丰富,路况熟悉,面对各种突发情况能轻松解决,也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所以,随着经验的丰富,决策效率会越来越高,而且更加准确,因为经历多了,知道什么方法是最优解。

3、如何获得这种经验?

就像前面说的,富人都是不断买入资产,穷人只会单纯的消费,所以差距越来越大。

想提升决策效率,增加决策准确率,一般有3种方法。

可以回忆下,在学车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

先要学习理论知识吧,然后在教练的保护下,开始练习开车的技巧,熟悉一段时间后,再跟一起学车的交流下心得和经验。

嗯,想掌握这项能力,也是这个逻辑。

第一、要投资大脑。

一般提到某个优秀的人,有个特质一定绕不开,这人眼光独到,看得长远。

想获得这种能力,最重要且成本最低的方法就是看书、阅读。

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改变固有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财商和眼界,才能让头脑变成资产。

可惜,大多数人一年也看不了一本书,反倒是对娱乐短视频相当沉迷。

不是说不应该娱乐放松,而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偶尔放松下没问题,也是应该的,但大部分精力还是要用来做对进步有帮助的事。

这可以说是最简单,成本最低,却非常有效的方法,但大多数人就算知道,也很少会去做。

第二、与朋友交流。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你接触的朋友,决定了你的财富,这不是一句空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经常交流的朋友圈,正是这群人,决定了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有学问,就多跟有学问的人交朋友;想有钱,就多跟有钱的人交朋友;想做老板,就要多和老板们交朋友。

道理如此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很多人却完全搞反了。

比如,当身边有个朋友比自己有钱了,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人家做的什么项目?自己有没机会参与进去?要怎么才能参与进去?

而是产生嫉妒的情绪,甚至说一些风凉话!

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但80%对你毫无帮助,他们一般出现在两种场合,婚礼和丧礼。

只有20%的朋友,会带给你正面的影响。其中5%的朋友,有可能帮你作出重大改变,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我们要做的,就是多与这5%优秀的朋友交流,毕竟,多与比自己富有的人接触,是改变的第一步。

第三、持续的优化。

尽信书不如无书,大V说什么就信什么,那早晚会成为韭菜。

当看到某个观点或者方法,得自己去实践后,才知道效果究竟如何。

如果经过验证,对决策没帮助,那人家说得再有道理,也不过是正确的废话而已。

到底有没用,得看能不能指导你的行动,从而带来结果。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通过持续的优化后,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论。

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持续的积累和反馈优化。不过,只要方法正确,也只是迟早的事!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144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