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联怎么写(挽联怎么写)

第三十五讲 怎样写、贴“对联”

谢龙飞

对联,称为对子。它分为上联(出边)和下联(对边)。要知道怎样写对联,就要弄清它的演变、写法和运用。

(一)对联的演变。

早在战国时期,对联被称为“桃符”。之所谓“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做成板子,然后在桃木板上写上专门监察“鬼”行动的“神荼、郁垒”二神之名或“左画神荼,右画郁垒”之相,悬挂门的两旁,以此镇邪。到了五代时期,桃符有了新的发展,宋张唐英著《蜀寿杌》中称:“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此后,桃符就出现了吉言嘉语。文句逐渐工整、讲究对仗的形式。到了宋代,联语不局限于写在桃木板上,被推用在楹柱上。楹者,柱也,人们称之为“楹联”。又到明代,明太祖朱元璋,除夕之前忽而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他亲自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自此,春联日盛,形成一种风俗。明代文人陈云瞻著的《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再到清代,对联形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文艺形式。以致贺婚庆寿、吊丧悯死、庙宇亭榭、名胜古迹、建房开业¨¨¨无不挂上对联。可见,书写对联,从古沿袭,于今为盛,成为中国的一大特色文化。

(二)对联的写作。

1、对联的句式、结构。

在《诗经》、《楚辞》里,在律诗和章回小说中,对联的句式、结构比比皆是。因此,对联具有律诗中所谓“对仗”的特点。上下联如果不对仗,那就不是对联了。之所谓“对仗”,包含下列特点:

①形式整齐。即上联和下联的字数相同,句型相对(也可以字面相对而句型不同),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②节奏对称。对联的节奏对称就是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

③平仄相对(音调和谐)。主要指对联的煞尾字的对仗,即上联的煞尾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煞尾字必须是平声。但是,也有上联最末一字是平声,下联的最末一字是仄声,这是对联的变格。

④对联之大忌。合掌和同字对,是对联之大忌。同字对好理解,合掌就是说:对联上下联的意思只能相近、相似或相反,而决不能相同,否则就是合掌。

⑤对联没字数限制。如“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就是十一字对。

⑥对联可花样翻新,如“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是上联的倒念,即称“回文联”。

2、对联的修辞技法。

对联的修辞技法,一般有下列六种:

①比喻法:即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务或现象,概括地、形象地说明另一种较复杂的事物或现象,以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去思考。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摘自毛泽东比喻那些没真才实学、好夸夸其谈的人。

②人格化: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例如:

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鼓对锣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摘自某地元宵节一首民间庆灯对联

③问答法: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引起人的注意和思考,以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例如: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使我为难。

──摘自一家财神庙的撰联

④衬托法: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即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例如:

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南天留祠宇,宏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摘自郑成功祠一首对联

⑤对比法: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运用“货比货”的对比,使人取得正确的认识。例如: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摘自一名人少年时戏对

⑥集句法,用现成的语句,按照对联的形式格调凑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意境,浑然成对。例如:

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

──摘自毛泽东词句

3、对联的主题。

对联应该有主题。它的显示,从方法上:有的从抽象的词句中显示,有的透过具体形象来刻画;从结构上,有的用上联表达,下联作烘托;有的用下联表达,上联作呼引;还有的融于上下两句,从描绘与叙述中体现。例如:

双手避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它的上下句都以阉猪者生涯为主题。又例如:

自古未闻屎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这副讽刺反动军阀捐税繁多的联语,是从下句体现主题的。

4、对联的横批。

有些人写对联,爱附上一个横批,这种横批,是对联的眉,是揭示主题思想的概括语。

(三)对联的挂贴

挂贴对联,有三种方法:

1、按“仄平”挂贴。即:上联的最末一字必然是“仄”声,下联的最末一字必然是“平”声。但是,对“变格”对则是先“平”后“仄”,这是要注意的。

2、按“连贯”挂贴。即“流水对”。它上下句意义连贯,读来一气呵成,而且字面浑然成对。这就只能按“连贯”挂贴。

3、按人面对“对联”挂贴。上联挂贴在右侧,下联挂贴在左侧。

以上,乃“识联、作联、挂贴联”之说。

本文来自南霜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151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