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300字)

作者 刘艳

梨花带雨:论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红楼梦》于世人来说,“字字看来皆是血”,而黛玉正是这部书中最易让人为之落泪的典型人物。黛玉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是社会身份的悲剧,同时还是爱情的悲剧。西方对悲剧的分类较早,亚里士多德就在《诗学》一书中对悲剧进行详细的分类和解释,内容十分复杂,笔者认为他主要将悲剧分为“复杂情节悲剧,性格悲剧(或命运悲剧),情景悲剧和苦难悲剧”;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又将悲剧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伦理冲突悲剧”;之后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同样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和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经过分析可以发现,黛玉的悲剧正是这众多悲剧类型的一个综合,也就是说黛玉的悲剧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因而被王国维称为“悲剧中的悲剧”,正如鲁迅所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此角度说,黛玉本身无疑是具有价值的,所以在她“魂归离恨天”后,我们的心不仅受到了震撼,同时还感觉到惋惜。也正因为这样,黛玉的悲剧形象才一直以来成为无数红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一、命运的悲剧

黛玉的悲剧是命定的,体现在她前世今生的因果。

《红楼梦》第一回中用了一个神话传说来讲述宝黛“因果论”,黛玉的前世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时有赤霞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股缠绵不尽之意”,所以在得知神瑛侍者“意欲下凡”时,便也决定“下世为人”,“把一生的眼泪都还他”,“还泪”一说注定黛玉这一世必是不好过的,是前世种下的“因”导致这一世必须承担的“果”。用因果之说,便为黛玉之后的悲剧命运作了一个铺垫,同时也让读者为黛玉今后的命运而揪心。在《红楼梦》第三回中黛玉初到贾府见到宝玉时,黛玉便“大吃一惊”,心想,“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之后宝玉又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虽被旁人看作是“胡说”,但若不是前世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种下的“因”,哪来今生相知的“缘”,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段缘分是让黛玉最终怀恨陨落的孽缘,正如《好事终》里所说,“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世间一切皆有定数,只能“随缘”。从佛家的角度来说,因果规律具有必然性,所以黛玉前世受到的“雨露之恩”,今生必将“涌泪相报”,直到生命枯竭。就因为背负着因果之说,黛玉这辈子才会有生不完的气,流不完的泪,导致其最终泪尽而夭,正印证了第一回中所说的“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痴情抱恨长”。这种“因果说”,是黛玉悲剧命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梨花带雨:论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悲剧性

其次,黛玉此生的命运无疑是多舛的、凄凉的。年仅六岁就遭受丧母之痛,因贾母念其无人依傍教育,林如海也说她“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此去正好减了后顾之忧,所以黛玉便被顺其自然送进贾府。初来贾府,她懵懵懂懂,“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因从小便听母亲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一看,果然是不同的,贾府乃“白玉为堂金作马”之府第,她的维扬老家如何能比。且黛玉自幼便有“不足之症”,恐怕也时日无多,本该是父疼母爱的年纪,却在六岁丧母,九岁丧父,如果说黛玉在刚进贾府是只是做客的话,那在林如海去世之后她就真的成了一叶浮萍,就真的是寄人篱下了。况黛玉历来“喜散不喜聚”,贾府这样的环境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寄身于这个陌生的环境中,黛玉的处境可想而知。《葬花吟》中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愿奴胁下双飞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唱出了自己漂泊的身世以及内心对自由和净土的渴望,这样的环境于她来说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不如“一抔净土掩风流”来得痛快;《柳絮词》中“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叹今生谁舍谁收”,道出自己身世如柳絮一般的漂泊无依;《红楼梦》第三十五回中见贾母等人去怡红院看宝玉,黛玉又顿时“想起有父母的人来,早又泪流满面”;六十七回中看到薛蟠带来的自己的家乡特产,又开始暗自悲伤,自己“父母双亡,又无兄弟,寄居亲戚家中,那里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在贾府这个热闹的大家庭里,只有黛玉没有亲人,她无时无刻不为自己的身世而感伤。

二、性格的悲剧

黛玉的悲剧与其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她的悲剧是由她的性格直接造成的。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黛玉爱哭,多愁善感,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就写道:“紫鹃雪雁素日知道林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同时黛玉还敏感、小性,从周瑞家送宫花的先后顺序敏感到高低贵贱之分,正因为她把自己的自尊看得如此重要;寻宝玉误被晴雯拒之门外又想到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于是回到家后便“倚着床栏杆,双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一般,直坐到二更天方才睡了”;被湘云说和小戏子长得像,又见宝玉向湘云使眼色更是恼了;看到宝玉急切地想见湘云而又从宝钗处来便跟宝玉无理取闹……黛玉在大观园这个大家族中,只是有名无实的小姐而已。更与其他姐妹不同的是,黛玉骨子里还有一些叛逆的因素,把贾宝玉这个“混世魔王”视为知己,并执着于他;喜欢阅读大家眼中所谓的一些禁书,如《西厢记》、《牡丹亭》,并说“词句警人,诗香满口”;在诗作《五美吟》中歌颂私奔的红拂为“女丈夫”等。黛玉走的每一步仿佛都在与他人背道而驰,但需要指出的是,黛玉虽然性格叛逆,但这并不能说他反封建,她只是一直在释放自己的个性而已。

也正是黛玉的这些性格,使得她要做什么就痛快地去做,从来不考虑事情的后果。她想说什么,就毫无忌惮地说,不会刻意讨好任何人,更不在乎别人怎么想,所以她得罪了大观园中的一堆人。贾母固然疼爱她,但贾母的疼爱也是有限的,相比于爱使小性的黛玉 ,贾母更喜欢宝钗,因为宝钗知书达理,随分从时。所以说黛玉的性格是造成她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身份的悲剧

黛玉社会身份的悲剧主要是由其家世直接影响的,在贾府这个大家族中,每个主子都有一定的家世和地位,他们能给这个家族带来荣耀和利益,而黛玉则不同,她什么都没有。

就黛玉的家世来说,父亲林如海是皇帝钦点的鹾政,虽祖上五代曾袭过列侯,但“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与贾府这种世袭的富贵之家比起来,自然是不及的。且“贾史王薛”这四大家族历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其中所包含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不是黛玉这种小家族可以比拟的,“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使;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在当时为世人所熟知。所以相比于大观园的每一位亲戚,黛玉的身份地位无疑是最卑微的,况且如今她是为投奔贾府而来,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对她来说,在贾府的生活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由于林如海的科举之故,使得这个家庭添了很多书香之气,因此他对黛玉的教育自与当时的贵族小姐不同,当世人都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时,黛玉早已读了一堆经典,从在大观园中与姐妹们吟诗作对可看出黛玉的文学功底是相当深厚的,在一些聚会场合也能时不时地说出几个典故来逗乐众人,再有就是教香菱学诗、与湘云对诗等,黛玉的博学可谓是时时处处都在显现。但黛玉的博学正是贾母以及这个大家族所不喜的,在“黛玉进贾府”一回中,贾母问及读什么书,黛玉的回答是《四书》,其实这还是黛玉谦虚的。之后在问及众姐妹读什么书时,贾母的回答是“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可见贾母对女子读太多书是不赞成的,对于固守礼教的她来说,黛玉这样无疑会让她不喜,黛玉曾经所受的这些教育在这一刻无疑埋葬了自己。

正是因为其无法给贾府带来实际的利益,所以贾母明知宝黛二人有情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第二十八回中元妃赏赐时可见心里念的还是“金玉良缘”,之后凤姐也才敢用掉包计将宝钗嫁给宝玉。如果宝钗没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家世”,贾母再喜欢,为了家族利益,她也断不会让他们成亲;如果宝钗恰好就是不爱宝玉,那这就更算是一种包办婚姻;同理,如果黛玉也拥有家财万贯,说不定她会得到大家的“喜欢”,会顺利地嫁给宝玉。这在很大程度上由她们的身份地位所决定。

黛玉社会身份的差异、身世的凄凉在她所写的很多词中都体现了出来,她的《柳絮词》缠绵悱侧,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自己,“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怎淹留。”她的身世一如柳絮,漂泊无依。黛玉的身世凄凉,在《葬花吟》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脂砚斋批道:“余读葬花吟凡三阅,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加批。”读这首词,字字和着血和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仆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贾府并不是黛玉想要的“香丘”,这个环境与她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她是多么的无奈,也只有黛玉才能赋出如此伤感凄凉、字字滴血的诗。在贾府,她就如败絮残花,无人在意,任自飘零,况无钱无权无家世,只是一位寄人篱下有名无实的小姐,就她的身份来说,在贾府是十分尴尬和悲哀的。

四、爱情的悲剧

黛玉所追求的爱情,是一种知己之爱,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之爱,然而在那个时期、在那种礼教氛围浓厚的大家族中,她的这种追求根本无法实现。

对于黛玉来说,爱情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唯一因素,更何况她本就是为爱而生。她和宝玉有共同的爱好,如一起看《西厢记》、《牡丹亭》;同时,他们都有鄙弃入仕的思想等,这使他们惺惺相惜,成了最好的知己,但她和宝玉之间总是隔着一些东西,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黛玉就曾叹,“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可见她是多么无奈。针对林黛玉恋爱中的表现,王昆仑写道:“她随时谛听着,有谁的脚步声走近了宝玉的身边?随时窥伺着,宝玉的心向着谁跳动?她的灵魂永远在紧张、惊愕之中。可是这诗人本质的姑娘既不了解环境,更不懂得战略战术,她惟一的能力就是无意地使用锋利的言词刺激敌人和伤害中立者,以使得敌人戒备,使得自己绝无友军而已。她神经越敏锐,估计敌越强;地位越孤立,假想的敌人越多;于是只有让深重的疑惧、忧郁、苦痛不断地侵蚀自己;而人生的路径也就非常狭窄了。”当觉得宝玉的心远离自己时,她并不能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折磨自己。所以在得知宝玉与宝钗成亲时,她的心也死了,就连恨都没有了力气,终于还是抱恨而亡了。然而,宝钗虽然得到了与宝玉的婚姻,“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钗最终也没能与宝玉“举案齐眉”下去,黛玉所追求的知己之爱也随着她生命的终结而终结了。

综上,黛玉的一生集“四大悲剧”于一身,显示了其内涵丰富的悲剧意蕴, 可以说,她是整部《红楼梦》的悲剧基石,要深入理解整部《红楼梦》,黛玉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

近期发现某些头条号,未经我们许可,转发我们的文章,不但未标出处,并且也没有标注作者,此举严重损害了我们刊物及作者的权益,予以声讨,如不删除,将进行举报。

本文来自管理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153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