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这首诗里边的千年佳句(黄鹤楼千古名句)

□沈志权

那一日早晨,我们从黄鹤楼西面山坡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蒙藏寺院常见的圆形白塔,据碑文介绍,此塔名胜象宝塔,为元代建筑,内供舍利和藏佛教法物。此塔处在黄鹤楼及其辅助建筑群的中轴线上,黄鹤楼诸建筑均为红色墙(柱)体、黄色琉璃瓦盖顶,颇具仙家气象,唯独此塔全身雪白,置于此,从建筑主体风格而言,虽不敢说是败笔,但总给人一种不甚和谐的感觉。转过白塔,穿过“三楚一廔”的牌坊,黄鹤楼已豁然耸立在蛇山顶上。

黄鹤楼高五层,黄色琉璃瓦覆盖,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犹如一群黄鹤在展翅欲飞。有一对黄鹤脚踩龟蛇的雕塑立在黄鹤楼前,一鹤远眺,一鹤近视,互为照应。

同行的台湾师范大学陈教授低声相问:“黄鹤为何脚踩龟蛇两物?”我轻声作答:“长江南北两岸有龟蛇两山,黄鹤脚踩龟蛇,或许寓意镇住长江龙脉吧。我猜测古人在长江边建黄鹤楼,一是为了凭栏远眺,一是为了镇住长江风水。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一般都在高处建有风水建筑,以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称之为‘文笔峰’。与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的南昌滕王阁,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可为互证。”

说话间,我们已来到黄鹤楼的入口,抬头见一副楹联曰:“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此联由刘海粟先生题写,据传为吕洞宾所撰,联文奇绝飘渺,联字仙风道骨,与一楼大厅正面墙壁上的白云黄鹤巨大陶瓷壁画相辉映,把个黄鹤楼渲染得仙气氤氲。

黄鹤楼二楼可谓是黄鹤楼的历史博物馆。正面大理石墙壁上,镌刻着唐代阎伯理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及其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图”,形象地再现了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图”,反映了三国名人在黄鹤楼的活动盛况。四周摆放着自唐以来的黄鹤楼模型,展示了历朝历代建筑规制不同的黄鹤楼,诉说着1700余年来黄鹤楼的变迁。

据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吴黄武二年(223年),其时,孙权为与刘备争夺荆州,将都城由建业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寓意“以武治国而昌”之意,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临江处,修筑了一所供瞭望守戌的哨楼,此即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晋灭东吴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失去其军事价值,逐步演变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自唐以后,此楼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虽规制各有不同,但均体现了高古雄浑的建筑风格,遂成为达官贵人、骚人墨客凭吊吟咏的游览胜地。黄鹤楼原临长江南岸,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在距旧址约千米的蛇山峰顶上重建了如今的黄鹤楼。

黄鹤楼这首诗里边的千年佳句(黄鹤楼千古名句)

黄鹤楼资料图,CFP提供。

关于黄鹤楼之名,或说因此楼建在蛇山黄鹤矶上而得名;或说曾有仙人王子安驾鹤经此而得名;或说此地原为辛氏酒楼,因有道士来此赊酒,辛氏慷慨给予,道士于是在墙上画一会跳舞的黄鹤相谢,店家生意因此大为兴隆。十年后道士重来,用笛声招下黄鹤,乘鹤飞去,辛氏遂出资建楼,取名黄鹤楼。或许,黄鹤楼因地得名较为真实,但历代诗文传说中多据因仙得名,因此黄鹤楼多了几许仙风道骨,也为游楼者插上了驰骋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向往神仙的心理。

黄鹤楼三楼四壁画满了唐宋名人的“绣像画”,有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等,并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篇名句。置身其间,仿佛有一种踏唐履宋的感觉。在众多的黄鹤楼诗文中,为人千古传颂的,当首推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人登楼凭栏远眺,触景生情,情发为诗,几成吟咏黄鹤楼的千古绝唱。

据《唐才子传》载,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题壁,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搁笔,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以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位开封年轻人或许当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感而发的一首吊古怀乡之作,竟与黄鹤楼并存千古,相得益彰。李白虽因赞赏崔颢之作而不再题诗黄鹤楼,但其诗中亦不乏吟咏黄鹤楼的佳句,其中“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两句如今几成江城武汉的一张名片。而明末清初戒显的《登黄鹤楼》,也称得上是一首黄鹤楼的上乘之作:“谁知地老天荒后,犹得重登黄鹤楼。浮世已随尘劫换,空山仍入大江流。楚王宫殿铜驼卧,唐代真仙铁笛秋。极目苍茫渺何处?一瓢高挂乱云头。”诗歌慷慨悲壮,雄浑有力,其气势不在崔诗之下。

如果说崔颢抒发的是一种无限的怀乡之情,戒显诉说的则是一种深沉的亡国之恨,而乡情与国恨是诗歌的永恒主题,也是世人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因此具有同样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沈德潜评该诗云:“起有撼山岳、吞云梦之概。具此胸襟手笔,不管崔颢诗在上头也。“然而,如今知道戒显这首诗的,或许已经没有几个人了。盘点黄鹤楼的诗歌词作,还有毛泽东的《菩萨蛮·登黄鹤楼》不得不提:“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是1927年毛泽东在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经武昌登黄鹤楼写下的词作,既抒发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也隐隐透露出伟人的胆略与大气。

登上黄鹤楼顶层,走到回廊,凭栏远眺,浩荡长江浊浪翻腾滚滚东流,与碧水悠悠的汉江相交汇,在荆楚腹地切割出武汉三镇鼎立的伟姿,一桥通南北,如长虹飞架。举目四望,虽见晴川历历,却不见汉阳树,更难觅凄凄芳草鹦鹉洲,唯见武昌引桥上车如水流,隔江水泥高楼参天立。只有微风拂过,黄鹤楼飞檐翘角上那悠扬的铃声才仿佛把我带回到那遥远的三楚大地,仿佛看到荆楚大地曾掀起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商朝迁殷前后,武丁率兵南征,兵锋及于汉水、滠水之间,终使离心向北的荆楚各部重新归附;公元前540年,楚灵王从郢都移镇夏口,联合12位诸侯发动吴楚之战,奋战三年,终于击败吴军,称霸诸侯;东汉末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挥兵20万南下。刘备、孙权组成5万联军,迎击曹军。孙刘联军用计大败曹军于赤壁,自此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惠帝时,税役繁重,民不聊生,流民四起。太安二年(303年)义阳张昌发动就食于江夏的流民起义,攻州夺郡,势如破竹,连克江夏、武陵、零陵、豫章、武昌、长沙诸郡,立国号”汉”,建元神凤;宋绍兴三年(1133),高宗加授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封武昌开国侯,屯兵鄂州。绍兴十年,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岳飞自鄂率宋军主力北上迎敌,连克洛阳、郑州等地,直逼开封;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爆发反清武装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宣告废除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通电号召各省起义。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崭新一页;庚子年初,因新冠疫情肆虐,武汉宣告封城,历时七十六天。期间,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白衣天使、人民子弟兵、志愿者逆行驰援,与武汉人民携手抗击疫情,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篇章,为国人乃至整个人类阻断了疫情的蔓延与传播,为荆楚大地厚重的历史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尘滚滚,一拨游客涌来,挤断了我的思绪,不见了古今英雄豪杰,空长叹。

登斯楼,览古今,沧海桑田,世事苍茫。黄鹤楼前,唯见千载白云悠悠,万古长江滚滚;黄鹤楼上下,但留仙气缭绕,诗韵流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本文来自季末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296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