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剑客高天三剑客。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李嫂是我单位某领导的家属。昨天在朋友圈看到她发的动态信息,“既是随军,也是随君。很感动。我也知道她一路走来不容易。

因为我之前在领导那里工作过,而且领导对我也不错,没有什么事情会让我回家吃饭,了解一下李嫂子。

都说军人和老师是军婚的标准,这有一定的道理。李嫂参军前是南方一线城市的一名学校老师。她是一名职业编辑,做着自己喜欢的职业,收入稳定。随着领导职位的提升,工作越来越忙,身边又没有个人照顾,所以李嫂总是心神不宁。后来,领导要求李嫂参军。一开始,李嫂一直在犹豫。你想参军吗?部队的工作能像现在这样好吗?

为了维持婚姻,也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我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北方的某个居住地,开始和部队一起生活。一开始一切如她所想,孩子的入学问题解决了,但她自己的工作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根据相关政策,随军家属可以安排工作。

李嫂多次要求领导提这件事,领导也急着帮忙问,但花了一年多才解决问题。想到这件事,李嫂也有怨言和不满,再好的军队政策,也太难安置工作了。

李嫂过去在学校是一名优秀的学术工作者。不到两年,她就来到了新学校。她在某一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方面做得很好。

今年疫情以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李嫂在国内外都很忙,在网上讲课,照顾孩子的功课,承担家庭的日常生活。因为疫情,领导们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好在李嫂习惯了。

但是孩子无法习惯。他们每天哭着喊着要见父亲,以为父亲只能看他的军装照片。在电视上看到抗击疫情的战士,孩子们趴在电视机前大喊:“我爸爸呢?”。虽然近在咫尺,却很难相见。

谈及参军之事,李嫂说:“虽然参军很辛苦,但既然选择了当兵,我只在乎吃苦。不随大军风雨,怎见彩虹?”

其实像李嫂这样的军人家庭还有很多,一个接一个,很温馨很温馨。这是中国军人配偶。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2011年3月, 《关于调整军人家属随军政策的意见》 批准放宽军人家庭随军条件:

将驻全国一般地区部队干部的家属随军条件由副营职或服役满15年统一调整为正连职;文件规定,将驻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士官的家属随军条件由三级军士长以上士官调整为四级军士长以上士官。.

这个规定不能覆盖一般地区部队的四级军士长。但就地区普遍性而言,随军家属政策对一般地区没有好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5a1d9c8bc65b4896a59660c10edff417″ />

“老蔡,我也可以办家属随军?”

这是四级军士长老蔡的家属,在昨天语音视频中对老蔡的原话。

老蔡,服役于某沿海城市,按照政策他是不符合随军的条件。可每次家属的唠叨,老蔡对我说:“心里也是很不痛快。”

士官随军政策高高的门槛,将中级士官这一群体无情的挡在门外,很多在部队服役多年、愿意长干的上士、四级军士长因为家庭原因只能选择转业复员,令人扼腕,甚至有的因为长期分居,离婚的也有。

以18岁参军为例。上士、四级军士长普遍年龄在27至30岁、31至35岁,正是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关键时期,有的士官刚刚新婚燕尔,却不得不承受两地分居之痛,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有的士官孩子呱呱坠地,却不得不和妻子、孩子两岸三地,难享家庭团聚之乐;有的士官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生病难以照料、孩子成长难以陪伴,生活工作难以统筹兼顾,家庭矛盾频发,导致日渐心灰意冷萌生去意。

30多岁的男人,他的家庭仍要忍受两地甚至三地分居至少4年时间。他们中间,能够干到三级军士长的简直凤毛麟角。

因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士官家属随军不是简单的“跳一跳”就能够到的,“我的家属也想随军!”这可能是每个四级军士长的心声。

建议: 将士官家属随军条件放宽至四级军士长,在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服役放宽至服役满十年的上士。考虑到放宽士官家属随军条件放宽后部队的住房保障压力,探索实行随军随队和随军不随队两种方法。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军官的家属随调,其实也很难。

难点一:就业安置压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军现有随军家属仅34万多人,安置就业者仅17万人,占50%。(数据来源于军网)军改期间,地方就业安置压力比以往还要大得多,没有多余的工作岗位用来安置随调家属。

所以,有的地方政府就大幅度压缩随调家属安置名额,有的地方甚至直接取消安置,这就造成军队的干部福利政策地方不承认,形同虚设,落实挂空挡。

难点二:随调门槛高,名额少。有些边远地区的单位,每年家属随调名额两个左右,有时一个也没有,按照干部各项打分排名,名额出不了常委。

难在三:随调程序复杂,周期长。有的单位因为任务属性,军官队伍流动性强,家属随调程序复杂,周期长。就算中高级领导干部申请家属随调,申请时间跨度长;如果干部调动频繁,那宁愿选择不调动,政策落实起来困难重重。

据此,可参考如下建议:

一是随调家属灵活“占编”,解决编制难题。家属随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最困难的是编制问题,创新创建军地融合联动的军人家属随军安置机制;二是扩大军人军属就业创业帮扶政策,适当增补对随军无工作无收入家属的补助;三是统一出台规范军官随军家属户口政策问题,随军户口可进可退,随军落户放宽结婚年龄限制,统一缩短为一年,根据实际情况(比如调入大城市后,子女需要上学)可以不受年限限制。

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近些年来,家属随调政策制度的推进落实,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解决了军人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军人家属的阻力问题。

随军家属可享受到的各项待遇:

选择随军的家属,经批准在部队驻地统一按城镇户口办理落户;随军配偶由部队当地政府部门纳入安置计划,自主择业享受减免营业税等优惠政策;随迁子女可在军地院校入托入学;无工作无收入随军家属每月享受基本生活补助,部队统一办理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家属随军的干部和士官按职级保障公寓住房;连队干部和士官配偶随军的,休息日和节假日可按规定统一安排轮流回家住宿。符合随军条件的无工作军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无论是否随军,均享受相关优惠医疗待遇。军官父母随军供养政策,军人配偶自主就业创业

同时面对随不随军,要做好以下几点考量:

一是,做好沟通,权衡两个人对于分居的观点,做好随军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了解随军政策,看军人一方的情况,所在地适不适合,所在职位符不符合;三是,尊重家属个人的想法,随军的事情里,更多的是需要家属放弃一些;四是,考量父母真实的想法,双方父母的情况和想法也是要顾及的;五是,搭建军属与军属之间的桥梁,有条件下多了解身边随军的情况。

“军属是军人的半边天。”

请善待每一位随军的家属,也希望随军政策,步子再大一些。

军属是部队的“编外人员”,在强军兴军的舞台上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后备力量”。

既是随军,也是随君。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41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