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冯玮(复旦大学冯玮最新处理结果)

本文是对发表在复旦大学主办的双月刊《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1988年第2期)的复旦大学冯玮教授的论文《天皇崇拜和国教分裂——从近代英国和日本宗教动向的“反差”看两国宗教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评述和总结:

1、宗教因素是许多日本人生活方式的内在驱动力,并且是理解日本文化及其国民价值观念的关键之一;

2、以“清教”作为开端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随着詹姆士二世的登基而结束了各教派同室操戈和“复辟与反复辟”的历史,英国的宗教也因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3、1871年,圣公会最后两个顽固堡垒——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也宣告瓦解,是年通过的《大学考试法案》规定,必须按同样条件录取国教徒和非国教徒;

4、整个英国近代宗教的发展,尽管错综复杂,却始终贯穿着一条基本线索——一条带有清教伦理色彩的线索;

5、以约翰·亨利·纽蒙、约翰·凯伯尔和爱德华·普希3位牛津大学教授为首的、在19世纪60年代发起的“牛津运动”将宗教对立和冲突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6、一国的统治者总是希望以宗教的“牧师职能”来达到统一国民的意志,就这一点来看日本和英国没有差别;

7、1870年,明治政府颁布《大教宣布》的敕令,将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神道作为国民道德教化的基础,以敬神爱国、明辨天理人道、奉戴天皇遵守朝旨3条教宪为准则开展国民教化运动,确立“天皇崇拜=国家崇拜”的宗旨;

8、在中国文化中居首席地位的儒教在东渐后,作为治国的最佳模式在东瀛备受青睐。然而任何文化总是附着于特定的民族机体,生存条件的变更必然引起文化本身的变异;

9、在日本,对大陆和其它海外文明的吸收是以中央政权为主的,高度文明首先进入中央都市,然后向地方扩散,这是一条寻常的规律;

10、以“仁”为核心的中国儒教传入日本后被改造成以“忠”为根本,一味顺从君王的“妾妇之道”被换成了家臣必须为自己的君主奉献出全部生命的信条;

11、印度和中国的佛教是冥思的,其特点是专注于真理的发现,信仰仅仅是进入佛教最玄妙深奥之处的第一步;然而日本佛教认为信仰即精髓,即信仰教宗、导师或信仰一个理想人物;

12、在日本,“仁”之所以能嬗变为“忠”,对个人的信仰和崇拜之所以能取代“冥思”,从根本上说并不在于统治者在文化的移植、取舍方面有“削足适履”的高超技能,而是由于在古今一贯、发展影响至今的神道教,即在“大和魂”的精神母体中具有足够的催化剂。在神道教观念中,神并不是被作为超绝者和全知全能者,而仅仅是作为无比优秀者和经常优秀者来认识的,虽然优秀,但毕竟和人处于同一次元,即同一个世界中。以“忠”为核心的日本儒教,以个人崇拜和信仰为要义的日本佛教,受这种现人神观念的催化而成熟,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一观念;

13、宗教是印度人伦理观念的核心,家庭是中国人道德实践的中轴,国家主义是日本人思想的基础;

14、英国革命不是由于受到民族生存的威胁,而是在16世纪下半叶国内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强大、专制王权不断成为发展自由贸易的障碍的前提下兴起的。以重新回归罗马世界为宗旨的牛津运动及其引起的国教分裂,在本质上正是中世纪教权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反扑;

15、上帝的超绝和对自身获救的关注始终是基督教——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的主题特征。它在破除对教会权威的迷信时并没有代之以国家和民族权威的观念,相反是以个人偶像(自我中心)的思想战胜了同胞思想,因而也就始终缺乏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缺乏日本宗教那种共同而稳固的基础;

16、日本人常怀有一种意识,认为日本远离世界上较发达、较普遍的文化,因此日本整个民族始终具有学习吸收海外文化的渴望。但日本对海外文化的吸收是建立在“选择主义”而不是“拿来主义”基础上的,因为“神国”子民的自傲必定要“中和”这种文化上的自卑心理。意识到多种文化不同的价值,同时也努力保留原有文化的价值,即寻求民族文化的和谐,同时也允许异种文化因素的共同存在,从而使日本文化成为世界上同化混成的复合文化的典范(神道、儒教、佛教、基督教);

17、英国文化是从整个西方文化中分衍出的一支,具有西方文化的共同特性:否定、批判、互不相容。在英国人的精神世界里,不仅具有这种排他意识,同时也具有一种夸大和保守的自我意识。英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不断对自身的文化进行“翻版”,并尽可能排除外来因素;

18、前近代的英国和日本文化最明显的区别是:整个日本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从属于政治的倾向,即政治文化一体化倾向;英国文化则主要为教会所操纵,即和国家政治始终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19、江户幕府之所以在1638年至1867年奉行了长达200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出于对西方文化潜在威胁的深刻洞察;

20、英国前近代的历史始终具有政治和文化二元对立的倾向,英国成文的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为“上帝”而不是世俗君主而存在的;

21、基督教会有个致命的弱点,即没有建立起和它文化的统一体相对应的政治统一体,在基督教徒的意识先于国民意识的中世纪社会,这种旨在获取教权——文化意识的操纵权的挑战,从一开始就注定难以取得彻底胜利。

声明:本文为本人原创,任何机构和个人在未经本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禁止以任何形式复制、摘编、修改、甚至是据为己有。大学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引用时必须注明出处,纸质版实页引用,电子版精确到文章所在网址。任何侵犯本文著作权的行为一经发现,将起诉侵权人及其所属大学的学术委员会,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望悉之。

本文来自凋颜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497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