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历史上“圣人”得道之后干什么?具体该怎么干?

东方既白 著

上一节我们讲了上山求道,以我观道;下山行道,以道观物。转身即得道的问题,并由此得知,圣人在上山求道和下山行道的时候都经历了“道、天、地、人”的四重境界和阶段,在山顶的时候就行无极之道,在山间太极或者五行的时候,就行太极或者五行之道,在山脚的时候,就行人道。

虽然乍一看之下,大家都在山脚、或者山间的不同位置,但上山求道者与下山行道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区别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已经在心性修养上转过了身?达到了与“道”一样的高度和立场,以道观万物。比如唐代佛教禅宗高僧青原行思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几重境界的区别:“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其实这与老子所说的“无为”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感悟的三重境界。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世界万象,有无之妙,皆在其中

人生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意思是看事物只看到了事物具体的表象,和当时禁止不动的状态,这是初步的“肯定”阶段。而没有什么探讨这个事物的背后错综复杂关系网和纵横交织的前因后果,更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深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以及以后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而一旦进入第二重主观或客观因素干预的阶段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将因洞见主观或客观干预因素的差异而逐渐显现出来。故人生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意思是看事物已经能透过事物具体的表象,逐步去探讨这个事物的背后错综复杂关系网和纵横交织的前因后果,更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深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以及以后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以至于深陷其中,满眼都是背后隐藏的关系和交易,而忘了山和水的本来面目。

比如一个人到一个地方久了,就会发现很多事情的内幕跟实际表现出来的完全不一样,终于明白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都人为地给山水赋予了自己感性的色彩和主观的意识,千人千面,万人万解。

然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亦是客观事实,待到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进而逐渐进入人生的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终于在那些诸多的变化之中找到了那个始终“不变”的主体,即永恒的主旋律和“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个“宗”,

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万事万物在他们的眼里又都还原成了混沌无极的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无所谓用,也无所谓不用,不争不抢,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无为而无不为,顺势而为。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无为而为,顺势而为,御风而行,借势腾飞

因此,圣人得道之后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在最大程度上顺势而为了,眼界更宽了,格局更高了,可选择和支配的资源也更整体全面了。既可以“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可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更可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既可以“上医治未病”,亦可以“中医治欲病”,更可以“下医治已病”,只是“下医治已病”为“不得已”之法,实乃下下之策,扁鹊、华佗、李时珍、张仲景等等名医,莫不是如此;既可以“上兵伐谋”,亦可以“其次伐交”,更可以“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只不过“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实乃下下之策。说白了就是能够站在宇宙万物整体发展的过程和大循环体系的全局,来全天候、无死角地辩证施治了,而不是不问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和实际情况,统统只用“无为”的一招鲜,吃遍天。

但这所有的方案和解决对策之中,其最佳方案和上上之策肯定还是“无为而治”,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老子才在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又在第五十二章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怎么理解呢?就是要求人们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为而不争”,在“功成而弗居”、“为而不争”之后并不是什么都不干了,而是要反过头来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为无为,则无不治”,“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贞下起元,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循环过程,因此老子还是在强调“为而不争,为无止境”的重要性,这是圣人为人处世最基本的一个重要原则。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无为而治,为而不争,为无止境,贞下起元,循环往复

因此,谈到圣人得道之后要干什么的问题?大家首先想到“退隐江湖、归隐山林”,其实这完全是大家对“无为而治”的一种片面性的解读和误解。为什么大家对道家会有这样理所当然的解读和片面的认识呢?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老子在第二章所言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外表看起来跟其他人一样,又行“太上,不知有之”的“无为”之事,以至于“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因此世人常常误以为圣人得道即“退隐江湖、归隐山林”,其实是他们“无为”的行事手段更加高明了而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法贵天真,顺势而为

二是老子在第八十一章所言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对结果“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为而不争”,于是大家就更加觉得“太上,不知有之”了。

其实这种现象跟“上医治未病”的道理一样,据《黄帝内经》记载,扁鹊是在一次与魏文王讨论当时谁在医学界名气比较大的问题时,提出了其“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核心论断的,其故事内容大概如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上医治未病,无为而治

意思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即书中所说的“治未病”的“上医”。何为“上医”?即在医学实践应用领域“近乎于道”的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医治未病”亦“不知有之”,因为对“无”而“为”,“自然而然”,“无为而治”,何知之有呢?因此,“上医治未病”就是名气无法传出去的人,是“太上”,众人“不知有之”的人。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上医中医下医,层次不同,境界造诣亦不同

所以圣人得道之后,除了做“无为而治”的“上兵”和“上医”之外,还要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下医治已病”。要根据世间万物实际发展的状况顺势而为,而不仅仅局限于“无为”或者“有为”的特定阶段。

于是老子在第二十三章又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意思是说这个修行的过程,还有个不同层次和状态之下循序渐进的问题,因为“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所以人们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修行过程中,应该泰然处之,尽人事,听天命,应该坚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应该“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层次和格局不同,做事方式亦不同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的论述中,就接着讲了“上德下德”的差异性问题和取舍问题,以及“道、德、仁、义、礼”的阶段性转化问题。

所以孔子推行的“克己复礼”,就是为了最终的“天下归仁”,并在回答颜渊关于“仁”的问题时直抒胸臆:“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故老子既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并把它们都纳入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整体发展过程和循环体系之中。因为这些过程都是圣人得道之后行道时该做的事情,也是必须做的事情,所不同只是找准时机、做对事而已,而不仅仅是靠“无为”的“三板斧”,一招鲜吃遍天,一招打遍天下。

因此道家并不像其他诸子百家那样偏科,只偏重于他们擅长的区域和领域,而是覆盖全域的、综合型的、交叉型的全科生,所以才有“乱世道家盛世佛”的说法,为什么呢?分工和职责不同而已,道家不但要在盛世的时候无为而治,为而不争,更要在“不得已而为之”的乱世挺身而出,捉鬼打怪,降妖除魔。

东方的圣人?东方圣人已经找到

诸子百家皆圣贤,独树一帜非等闲

所谓“圣人”是指自己得道,并运用道于世间构建人类秩序的人。故老子贵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荀子贵礼,韩非子贵法,墨子兼爱非攻。将“道”运用于书写的,便是书圣,将“道”运用于兵法的,便是兵圣。依此类推,还有诗圣、画圣、乐圣、兵圣,等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都有其偏科的圣人。但最最重要的,还在于道家的全科圣人,及其“无心而为,无为而治,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

于是孔子在与老子问礼之后,才回去向弟子不无感叹地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也。”

因为圣人孔子的心中,老子就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神龙见首而不见尾,“太上。不知有之”的超现象级的存在,其能隐能现,若隐若现,该隐则隐,该现则现,该为则为,不该为则不为,无为而为,顺势而为,把握全局,辨证施治。

既然历史上得道的“圣人”尊崇无为而为,顺势而为,那当代得道的东方圣人又该何去何从呢?下一节我们就来讲讲当代“东方圣人”得道之后具体干什么的问题。

上一篇:“转身”即“得道”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悟“道”,首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以周敦颐的《太极图》为基础,系统性揭秘《道德经》所蕴含的

整体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本文来自曼安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5803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