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微信公众号|寒山喷史

《上古先汉民族史》系列

NO.67 最早中国夏王都

文|寒山忆雪

3850年前左右,少康复国后的二十多年时,夏王国已经「收复」了嵩山东南的山南地区(郑许一带),并且得到汾渭盆地东羌各部的支持。再加上河内己姓方国、豫东南风姓方国重新回到「夏联盟」中来,崭新的夏王国本部面积,恢复到了4万平方公里,人口回到了50万以上的规模。加上盟友的势力,则达到了15万平方公里,接近200万的人口规模。

而此时的岱北夷部族,本部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0-50万左右,与夏王国不相上下。如果再加上玄夷、阳夷、莱夷等部族,整个东夷部族也达到了15万平方公里的领地面积、200万左右的人口规模,与夏王国为首的中部联盟不相上下。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如果时间再往前推几十年,两大联盟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夏王国要击败岱北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还将重蹈都邑沦陷、几乎亡国的覆辙。

不过夏王国新掌握了上古高新技术——青铜技术。武装了青铜器的夏国军队,沿着古济水顺流而下,直捣岱北夷的核心领地——岱北平原。

只有石制武器的岱北夷军队,完全不是夏军的对手。按照史籍(传说)的记载,少康亲率的军队先是攻打岱北夷中的「过国」,打败并杀死其国君——浇。少康的儿子——杼率领的军队,攻灭岱北夷中的「戈国」,而夏国贵族伯靡率领的军队,则攻破了岱北夷首领国——古寒国的都邑,杀死了古寒国国君——寒浞。

这些地名的位置已经无法考证,不过这并非是重点,我们只需要知道,作为古东夷人首领的岱北夷部族,被夏王国为首的联军彻底打败,部众离散。而失去了霸主之后的古东夷人各部,重新回到了各自为政的状态,东夷联盟瓦解,暂时失去了对夏王国的威胁。

古寒国被攻灭后,部众四散。其中一支南逃进入玄夷的领地,与古徐国为邻,称作「干人」(邗人,音寒)。周朝建立后,邗人参与「九夷伐周」失败后,与古徐国一样被迫南迁,先居住在淮河中游,现在的苏北泗洪盱眙一带,再南迁至现在的扬州一带。春秋末期,邗国被吴国攻灭,在今天,留下了「邗江区」这一地名。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打败岱北夷、瓦解了古东夷联盟后,夏国似乎又重新恢复了霸主之位。不过,和禹、启父子建立的霸权、后相恢复的霸权不一样,经历过超大规模而且漫长的大部族联盟战争后,夏国的军事贵族阶层进一步壮大,夏国君主对嵩山南北领地内各部落的控制力度进一步增强,形成了早期王国的体系。

除此以外,在长期的战争中,夏国与各个盟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他们相互的关系逐渐从盟友转变为稳定的宗藩关系。夏国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夷羌联盟地区唯一的宗主上国,而不仅仅只是霸主。

此时的夏国,可以在称号中增加一个字,称作「夏王国」了。

从3850年前左右开始,在随后的300多年里,夏王国将他的势力范围基本稳定在了汾渭盆地、中原、豫东、河内地区,除中原的夏国人以外,还涵盖关中东羌部族、运城陕原盆地的古虞部族、河内的河北夷、豫东古东夷人。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以东羌为主,部分东夷人为辅,夏王国范围内的族群,逐渐融合成语言、风俗相同的族群。

这个族群尊崇夏王国的荣耀,自认为夏王国的臣民,自称为「夏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华夏人),东亚地区最早的超越部族之上的民族出现了。

夏王国的王权统治,除了塑造出汉民族前身——夏民族(华夏)以外,还塑造出汉文化的前身——夏文化(古华夏文化)。

打败并瓦解东夷联盟后,黄河中下游大规模而持久的战乱不再出现了。随着家羊、小麦和青铜技术传入中原和山东,形成夏稻冬麦或者夏粟冬麦一年两熟农业模式,稻麦稷黍菽五谷齐备,农业产量翻倍,人口也继续增长。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少康以洛阳盆地为根据复国成功,所以也将夏王国的都城定在了洛阳盆地,众多的人口和「发达」的上古农业,逐渐供养出一座超大的都邑。

自3900年前左右,嵩山以东的「新砦古城」衰落之后,3850年前左右,洛阳盆地突然兴起了一座超大型的都邑,也就是考古上著名的「二里头遗址」。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二里头之所以被称作遗址而不是古城,是因为二里头并没有发现城墙或者壕沟的痕迹。不过,没有城墙不代表不是都邑,后世强盛王国的都邑也都没有城墙,比如商王国的都邑「大邑商」(殷墟)、周王国的都邑丰京镐京、秦王国的都邑咸阳,都没有发现城墙的痕迹。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夏王国的王都(二里头遗址)在兴建之初,都邑范围就远超只有70万平米的先夏都邑(新砦古城),达到100-200万平米,接近传说中的「冀都」——陶寺遗址中期大城的规模。

而到3700年前左右,夏王都的面积已经扩大到400多万平米(其中城北有100多万平米被洛水冲毁),南北、东西大约2公里见方,是陶寺古城面积的2倍,也是当时夷羌联盟地区面积最大的超级城邑。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在夏王都的中心还存在着一个宫殿区,面积超过12万平米,相当于六分之一个故宫的大小。虽然遗址显示,夏王国的宫殿只是在泥土高台上修建的大型茅草房,在现代人看来太过简陋,但在当时,这样的房屋已经足以称作广厦了。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比如,其中的「1号宫殿」,泥土高台基座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殿堂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面阔8件,南北进深3间,面积达到346平米,相对于故宫太和殿面积的七分之一。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与现代动辄百余平米的民居不同的是,在当时的时代,民居的面积往往只有10-30平米。这样看来,1号宫殿的确可以称作宫殿了。

除了宫殿以外,夏王都还有集中的作坊区,制作陶器、绿松石,冶炼青铜礼器。

在早期引进外来技术,学会制作青铜武器之后,夏人工匠们逐渐将青铜技术与夏人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制作出与原先的陶鼎、陶爵等器型一样的青铜鼎、爵等礼器。可谓是用「洋人」的技术,来开创属于夏人的文明。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这一礼俗文化成为上古夏民族的特色,后世的商周两代继承这一文化,将青铜礼器文化发扬光大。

如此大面积的都邑、大规模的宫殿,其背后必然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贵族阶层,以及早期初现成熟的政府体系。维持这样一个王国,必然需要一个官吏群体,当然,这些官吏往往也是由贵族担任。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贵族兼任的官吏阶层,以及庞大而略显复杂的管理体系,必然催生文字的产生。

按照常理推测,3850年前-3700年前之间,最早的汉字已经出现,掌握这些文字的也只有夏王国内极少数的精英,可能只有几十人到几百人左右。与古埃及文字刻在石头上、苏美尔文字刻在泥板上不同的是,夏王国的文字,最初可能是刻在竹片和木片上的。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早期汉字或许可以称作「竹木文」,经过夏王国中后期200多年的发展,被灭夏的商王国继承,又经过商王国前期300多年的发展,到3300年前左右,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甲骨文虽然被称作甲骨文,但不仅仅只刻在龟甲牛骨之上。甲骨文中的「册」字已经反映,竹木简书写早已存在。只不过竹木简容易腐烂不易保存,所以今天最早只能看到刻在甲骨和印在青铜礼器上的文字。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而最早的殷墟甲骨文,已经是成熟的文字,这让人们不由得怀疑,在商王国中期之前,就已经存在一个数百上千年的上古汉字孕育成长期。

有人会说,夏王国时期就出现文字的说法,纯属推测,并无考古实据证明。

不过考古学者许宏先生发现,甲骨文中的「酉」字,原型来自于酿酒专用的尖底瓶的形象。而这种尖底瓶,从仰韶文化一直到二里头文化都很常见,反倒是商王国时代,这种尖底瓶在中原地区几乎消失。所以「酉」字很有可能创造于夏王国时代,也侧面佐证了夏王国时代出现文字的可能性。

夏朝的建立者和都城

在史籍(传说)记载中,夏王国的历史似乎只有早期的禹到少康,和末期的夏桀,中期似乎一笔带过,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这与夏王朝年代久远有关。我们对历史并不熟知的人,往往对一个朝代只了解初期和末期,比如西汉早期的刘邦、文景二帝和汉武帝,末期的王莽,再比如明朝早期的朱元璋、朱棣,末期的崇祯,而对王朝中期几乎一无所知。

而实际上,夏王国的历史,在少康与桀之间,一样有精彩的故事,其中不少与族群的变迁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夏王国的中期,到底有什么样精彩的故事呢?下节继续解读。

-END-

本文为寒山喷史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及原作者。

看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 寒山喷史

本文来自风已止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217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