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文/林潇

朝韩非军事区(DMZ)江原道铁原郡箭头高地的战术道路11月22日实现连通,这是在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后,朝韩时隔65年首次在非军事区内连接公路。

连接公路从非军事区朝韩警戒线开始,在箭头高地汇合。过去西海线与东海线公路相连时,将朝韩连接区域指定为“朝韩管理区域”,但此次没有这样的程序,而是由北南军方主导完成。因为是在非军事区进行的工作,所以投入了陆军工兵队。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当天表示,朝韩军部从10月起开始进行道路连接工作,目前该路宽12米,路面未进行铺装,根据地形和周边环境,部分路段宽度有所收窄。朝方路段长1.3公里,韩方路段长1.7公里,总长3公里。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11月22日,在军事分界线附近,朝韩人员正在进行公路连接工作

韩联社称,这是朝韩2003年10月开通京义线公路和2004年12月开通东海线公路后,时隔14年再次“开路”。韩国国防部强调,此次是在1953年《停战协议》签署后,在半岛正中央地区—铁原地区首次开通连贯朝韩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说到铁原地区,这里在朝鲜战争前是一个统一的铁原郡,战后以38线为界,铁原郡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分别位于现在的朝鲜和韩国。虽然铁原郡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陌生的,但它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6年3月31日,中国空军的1架伊尔-76飞机把韩国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接至沈阳桃仙机场。据新华社报道,此次韩方移交的烈士遗骸共36具,而且在消息稿中,还点明了这些遗骸是在“韩国京畿道涟川郡、铁原郡等朝鲜战争激战之地”被发掘的。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2016年3月31日,辽宁省沈阳市,桃仙机场迎接第三批志愿军遗骸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次名留抗美援朝战争青史的著名战役——铁原阻击战。

进入1951年,朝鲜战争焦点移向三八线,双方开始激烈的拉锯。

1951年4月22日,我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双方你来我往几轮攻防转换之后,5月22日,“联合国军”以13个师的兵力发动反攻,意图切断正在北撤的志愿军退路。我志愿军几十万大军连同近万名伤病员,要完成北撤,还要重新补给、组织防御,时间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查阅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要图就能发现,“联合国军”在西线的攻势,是沿汉城向北的公路展开的。这条公路在议政府分岔成两条:一条经涟川向东北通向铁原,另一条经芝浦里分别可以到铁原和金化。从志愿军这方面来看,只要铁原、金化还在手中,至少西线可以稳定。而铁原、金化的前哨,则是芝浦里和涟川。如果“联合国军”夺取铁原,再向东推向我志愿军部队的纵深,战局就有彻底倾覆之危。正是在铁原、涟川和芝浦里,我志愿军将面对钢铁洪流一样的敌人,展开残酷甚至可称惨烈的阻击战。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志愿军在铁原的阻击阵地

担负铁原涟川方向防御的,是志愿军第63军和65军。其中又以63军的铁原防区为战斗核心区。当时的63军只有2.4万余人,而且全军仅有一个军直炮兵团和一个总部加强的火箭炮营。志愿军司令部给63军的阻击任务,是他们要坚守半个月到20天。

在铁原地区,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投入了美军骑兵第1师、美步兵第25师一部、英步兵第28旅和英步兵第29旅5万余人,火炮1300余门,坦克180余辆。其中的骑一师更是久负盛名。这个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战功显赫,号称“先驱师”和“常胜师”。

6月1日起,“联合国军”向铁原地区发起全线猛攻。此战中光是骑一师配属使用的重榴弹炮,就达到了14个营。美军每天发射的弹药量达到数万发,这还不算上飞机轰炸投下的弹药。当时任63军军长的傅崇碧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从数里以外看去,铁原以南的半面天空都变成了红色。作家萨苏在记叙这场战斗的作品中,则用了三个字:“铁在烧”。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志愿军在铁原展开了艰苦的防御作战

63军也有制敌的一招。依赖机械化、惯常纵深突进包抄侧翼的“联合国军”,非常忌讳自己的暴露侧翼和补给线,而铁原的地形,恰恰又是山地,公路蜿蜒在群山之中,极容易受到威胁。63军的部队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部署在各个关键节点。这就逼得“联合国军”必须逐个清除各个支撑点,才能放心推进。

志愿军部队的顽强抵抗,令美军付出了惨重伤亡,新华社曾报道,骑一师的不少连队,补充兵至少换了2批,连长也是轮番替补。在不少63军下属部队的战史记录中,也都出现过“阵地上敌军的尸体多得战士连脚都插不进去”的描述。但志愿军这一方的代价无疑也是非常巨大的,据初步估计,63军在铁原阻击战中的伤亡逾万人。他们取得的战绩,则是歼敌超过1.5万名,而且在接近半个月时间内,令“联合国军”在铁原以南寸步难行。

与此同时,志愿军其他的部队也都在与敌人激烈交战。最终北进之敌被阻止于汶山、高浪浦里、三串里、铁原、金化、杨口一线,志愿军得以重新部署防御体系。6月10日以后,北进的“联合国军”在志愿军持续顽强的阻击之下,进攻顿挫,最后终于停止了进攻。纵观整个第五次战役,“联合国军”损失了8万多人。1951年7月10日,双方坐到了谈判桌前。至此,整个朝鲜战场的战线也大致确定在三八线上,为两年后半岛实现最终停战奠定了基础。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1951年6月中旬朝鲜战场敌我态势

朝鲜战争在硝烟散尽后走过了65年,北南双方终于朝最终和平又迈出了一大步。根据朝韩9月在平壤签署的《9.19军事协议》规定,双方共同遗骸发掘工作将从2019年4月开始进行,这条战术公路就是重要的准备工作。相信在来年的挖掘工作中,会有更多的志愿军烈士遗骸被发现,并最终能够魂归祖国。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朝韩为进行共同挖掘遗骸工作,在非军事区箭头高地连接的公路位置

而对于身在中国的志愿军烈士家属来说,朝韩此次打通铁原地区还有另一重要积极意义。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表示,在挖掘遗骸的工作结束后,预计这条公路还将被用于营建非军事区和平公园等活动。

而铁原阻击战以及后续的战役中,许多中国志愿军烈士依据战时惯例,被临时安葬在当地的152号墓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后,志愿军成立烈士陵园修建委员会。中国政府拨出专款,在朝鲜陆续修建8处志愿军中心烈士陵园,分别位于桧仓、云山、价川、长津湖、开城、上甘岭、金城、新安州。由于作战地域广,战线长,战场情况复杂,这8处陵园并没有收葬全部志愿军烈士。很多烈士分散葬在朝鲜各地,还有的则葬在韩国境内。未能收葬部分就包括152号墓地。停战时,那里是军事缓冲区,如今成为罕有人至的军事禁区,很多烈士家属至今未能前往祭扫。

如果这一区域随着朝韩继续改善关系最终开放的话,志愿军烈士遗属将有可能踏上这片土地来寻找他们亲人最终埋骨的地方,相信这也是对这些远离故土英魂最大的慰藉。

埋骨之地怎么去,埋骨之地怎么出去

今天的铁原已经很难看到当年的激战痕迹,众多志愿军烈士埋骨于此

本文来自轩然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281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