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国家(反美国家都穷)

反美国家(反美国家都穷)

卢卡申科跟长期好友俄罗斯反目成仇,再加上计划经济的老毛病没根治。

文/柳展雄

白俄罗斯(官方中文名为白罗斯,俗称白俄罗斯)政局动荡、风雨飘摇。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连任总统,掌权长达二十多年,引起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原属苏东阵营的国家多数已经走上富裕道路。早在2008年,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人均GDP都在1.7万美元以上,斯洛文尼亚已近3万美元,而白俄罗斯只有可怜的6000美元。在卢卡申科的治理下,国家产业萧条、经济疲软,2015年全国GDP下降了3.9%,2016年下降了2.6%。2015年底,白俄罗斯货币白卢布已经贬值了57%。

改革最少的原苏东阵营成员

苏联解体的最初几年里,白俄罗斯保留了苏维埃议会、克格勃机构以及计划经济成分。苏联时期国企的老毛病,白俄罗斯全盘继承:人浮于事、论资排辈、死气沉沉、缺乏创新精神。

原属苏东阵营的国家,白俄罗斯改革最少。今天,白俄罗斯就业人口约362万,其中230万人在国有经济部门,132万人在民营经济部门。也就是说,全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国有经济体系里工作。

白俄罗斯独立建国以来,私有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苏东国家。2000年只有176家国企改制,2001年为100家,2002年为194家。到2003年1月,总共仅有三分之一的国企进行了私有化。

46.7%的工厂虽然实行股份制,但是国有控股比例刚好超过50%,性质仍然属于官办企业。此外,有20家企业采取“金股”制,官僚机构虽非控股,但是有权否决其他股东的决议。2003年石化行业的几家龙头企业捆绑竞拍,起拍价分别为7.87亿美元和3.64亿美元。按照预期,这应该是白俄罗斯私有化进程中最大的项目。结果居然没有一家公司参加,竞拍流产。

苏联解体后,东欧各国争相引入西方资本和技术,卢卡申科限制外资,闭关锁国。白俄罗斯国内,外资独资的企业仅有57家,占总数的0.2%,算上含有外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也不多,为430家,占总数的1.1%。

政府牢牢控制矿产等资源,甚至美女也在“保护资源”之列。2005年,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的大街视察,放眼望去,街上广告牌上几乎所有的女模特都是外国面孔,经一番询问得知,原来本国的女模特大多前往海外。总统勃然变色,命令年轻女性不能受外国模特经纪公司聘用,若想出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一个月内有500多名年轻女性受到盘查,明斯克市著名的娜塔利亚·马凯模特学校遭整顿关闭。

跟充分市场化的波兰等国不同,根据法律规定,白俄罗斯超过2000人的国有企业改制需由官僚机构审核决定,超过4000人的国有企业改制必须由总统本人决定。没有背景的普通人想开办一家商店、饭店,需要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各跑一趟,费时费力。

当一个白俄罗斯人办完繁杂的手续,开起店面,苦日子才刚开始。政府向民营企业征收苛捐杂税,不给扶持政策。企业主如果碰到清廉的官僚也就罢了,很多基层官僚贪污受贿,吃拿卡要。

北大学者孔寒冰考察白俄罗斯时,一行人在限速120公里的准高速路上开车,有一段路程突然变成了限速60公里,而且交通图标非常小,快速开车的时候很容易忽视。这是交警精心设置的陷阱,等司机不小心犯规,守候多时的交警便出来“执法”。孔寒冰一行人只能交钱,给交警一点好处。行贿过程中有个小插曲,司机凑了欧元、美元和卢布各种纸币,交警只收了欧元、美元,不收本国货币。

因为卢布贬值,不值钱,按照当时2009年8月到11月间的汇率兑换,1美元大约可兑换2.5立陶宛立特、10爱沙尼亚克朗、0.5拉脱维亚拉特、3波兰兹罗提、1.3保加利亚列弗、2830白俄罗斯卢布。白俄罗斯的钞票面值最大,在首都商店里买一个小面包需要近1000卢布。餐厅菜品的单价通常为几千卢布,有的甚至价格为上万卢布。人们日常消费、吃饭购物随身携带厚厚一沓纸币,非常不方便。汇率根据形势波动频繁,大起大落,人们不敢储存卢布,就连警察受贿都不收卢布钞票。

旧官僚体系在解体后的舒服日子里卷土重来

白俄罗斯今天的种种贫困、落后、社会不公,根子在苏联解体时就埋下了。这个国家脱离莫斯科、独立建国的时候,就有天然的缺陷。

国家元首舒什克维奇实力弱小,没有多少从政经验,他甚至不是政治家。舒什克维奇的本职是无线电电子学的博士,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兼任国企工厂的领导。二战后,有个叫李·哈维·奥斯瓦尔德的美国青年,受共产主义的理想感召,来到苏联。组织分配他到明斯克电子工厂,在舒什克维奇的手下当一个工程师。工作几年后,奥斯瓦尔德回到美国,刺杀了总统肯尼迪。

反美国家(反美国家都穷)

1994年1月1日,明斯克一家商店内排队购物的顾客,从购物车可以看出,当时商品种类极其匮乏。

舒什克维奇性格直率豪迈,不满苏联的高压政策,经常仗义执言,颇受知识分子的欢迎。1986年,他当选为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副校长。总体上,白俄罗斯服从体制,忠诚于莫斯科,不同于波兰、捷克等国。

白俄罗斯没有一丝波动,苏联末期,建制派高官和国企干部仍大权在握。卢卡申科便是其中一员,他历任军队政治教导员、什科洛夫市国营建筑材料联合公司管委会副主任、莫吉廖夫市食品贸易管委会秘书、莫吉廖夫市辖区执委会教导员,履历是标准的干部流程。

此时的卢卡申科,还只是个政坛小角色。白俄罗斯旧势力首领为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他任职明斯克市委员会秘书,在国企工业界人脉广泛,势力庞大。1990年,克比奇获得任命为总理,1991年,他准备竞选议会议长(相当于西方国家的总统)职位,是个有力的候选人。

莫斯科“8·15”政变爆发,横生枝节。白俄罗斯的建制派受到牵连,不敢招摇,隐忍不发,只能暂且把议长一职给了舒什克维奇,让对方做个政治花瓶。

经济转轨初期阶段必然有阵痛,物价上涨,生产停顿。1992年,白俄罗斯GDP下降了9.6%,1993年下降有所放缓,仍然下降了7.6%,到1994年达到了12.6%。白俄罗斯出现大幅经济衰退,普通市民生活质量下跌,民怨丛生,反市场化情绪弥漫。同时,经济衰退又没严重到吃不饱饭的程度,民众安于现状,不想改革更加深入。

1990年代初,前苏东阵营的多数国家陷入食物短缺,人们排起长队买面包。白俄罗斯则粮食供应充分,这个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质肥沃,雨水充足,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为15%左右。在改天换地的苏联解体过程中,明斯克的市民照常享用牛奶、黄油和奶酪。对比其他国家,他们的日子算舒服的。

这个大背景下,前苏联系统留下的旧高官和国企干部卷土重来。克比奇呼吁放缓改革,实施行政干预和补贴,稳定工业品物价。1994年1月,议会进行了秘密的不信任投票,克比奇纵横捭阖,安抚各个党派。科学家怎么斗得过职业政客,主张激进改革的舒什克维奇被迫下野。

旧势力反扑过程中,卢卡申科以火箭般的速度登上政治舞台,他当选为反贪委员会主席,政绩显赫,弹劾了中央50位高级官员。部分自由派人士在掌权后被冲昏头脑,营私舞弊。然而,卢卡申科铁腕打击政敌,反腐操作过程从快、从重、从严,有违程序合法。

有趣的是,在查处弊案的过程中,克比奇暴露出手脚不干净,涉嫌贪污腐败,他不得不退出政坛。建制派和自由派的两个领袖同时下马,卢卡申科有了出头之日,在1994年总统大选中获得最高票,长达二十年的专权生涯由此开启。

重工业底子上诞生独联体里最好的国家

作为前苏联体制内的一员,卢卡申科保留计划经济,减缓市场化转型,获得旧高官和国企干部的认可。又因为他作风清廉,民意支持率较高,自由派也不敢攻击他。

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拒绝改革,阻止了市场化的潮流。政府特意把电视、报纸媒体收归国有,限制独立媒体的存在空间。宏观层面上,白俄罗斯沿袭了苏联的经济结构,军工业优先、民用工业靠后。家电等日用消费品的性价比很低,质量不如欧美产品,正常情况下当然没有销路市场。好在解体初期,很多人买不起好货,只能用廉价的次品凑合,白俄罗斯的商品还销往海外。

俄罗斯消费市场存在一条鄙视链,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卖最好的欧美进口货,二三线城市卖白俄罗斯产品,农村和城市贫民窟卖本国低档伪劣货。1990年代,大多数俄国人穿的是明斯克生产的服装,家里用的是明斯克生产的冰箱、空调电器。

反美国家(反美国家都穷)

2005年9月28日,白俄罗斯明斯克汽车厂一景,作为前苏联重工业基地,白俄罗斯保留下来了大型装载车辆制造的优势。

苏联时期,各国有明确的劳动分工:哈萨克斯坦生产棉花等农作物;波罗的海三国从事轻工业;白俄罗斯则生产钢铁和汽车,因此重工业发达,号称“总装配车间”。卢卡申科继续扶植国企重工业,保持以往的产量。2000年代初,白俄罗斯生产的客车占到独联体内产量的70%,拖拉机占到60%。

白俄罗斯的传统强项——军火制造,在新时代找到了出路。众所周知,苏制武器的特点是傻大黑粗,坚固耐用、操作和维护都很简单;缺点也很明显,制造成本高、产能浪费、使用耗能高。苏联人的武器代表作AK-47,结构装配松散,产品精细程度不够,因为苏联匮乏高精密度机床。

白俄罗斯的军工业继承了傻大黑粗的特点,劣于美制武器,恰好买家也不在意。如印度、阿塞拜疆这些国家,军事“一把手”就好苏制武器这一口。更何况有些国家奉行反美主义,买武器就是为了对付美国。

拉美的哥伦比亚等国,长期有反美反西方的政治传统。2019年9月,白俄罗斯军火商为拉丁美洲地区打造防空系统。9月10日至28日,亲俄的拉美国家还进行了一次军事演习。白俄罗斯的军火供应遍布全球,明斯克国企工厂生产的雷达覆盖到印度洋、高加索山脉、拉丁美洲的上空。

除了军工业等重工业领域,白俄罗斯其他产业仍然进行私有化改革。卢卡申科虽然远不如自由派那么激进,但也不是完全死守计划经济。1995到1997年间,每年有500家企业改革。与此同时,GDP发生转折,首次止跌复增,开始连年稳步增长。

1996到2002年,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4%以上,2003年增长率达6.8%。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5.6%,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了12.9%,整体国力恢复到了1990年的水平。此时,独联体的其他成员仍然挣扎在泥潭中,民生困苦,生产力没有恢复过来。

在卢卡申科治理下,经济保持了低速但稳定的增长,号称“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他没有像苏联时期完全扼杀民营经济,允许私人企业在一定限度内发展,然后再对私企征重税,拿这部分钱投入到免费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国企员工从中受益。

靠着私企税收和军火贸易利润,卢卡申科实行福利国家政策,大钱投入到公用事业。明斯克的生活成本很低,房租、水电、煤气和交通费用都有政府补贴。卢卡申科虽然政治上实行威权主义,经济上却相当左倾。

他保留了苏联时代的福利模式,在国家外观上也朝着苏联模仿。在1991年独立建国时,白俄罗斯的国旗采用1918第一共和国的红白旗样式,国庆节定在脱离苏联的纪念日。卢卡申科清算自由派的遗产,把这些东西都改了,国旗改回苏维埃时期的,只是删去了镰刀和锤子图案。国庆节改为对德胜利纪念日,也是苏军重新夺回白俄罗斯的日子。

最重要的是,政府重新使用俄语。自由派上台之初推广白俄罗斯语,法院、行政机构优先采用白俄罗斯语,假以时日,那些说俄语的苏联体制旧官僚势必会淘汰。卢卡申科打击民族主义,重新用回俄语,留住旧制度的官僚和国企干部。

民族主义迟迟没发展

从文化心态上说,白俄罗斯人对莫斯科不那么仇恨。波兰和波罗的海等国有强烈的反俄情绪,自由派借用民族主义的旗帜争取权利,政治转型跟民族主义密不可分。这些国家脱离苏联后,推倒斯大林的雕像,抹除苏联的印迹。

白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迟迟没有发展。数百年来,白俄罗斯归沙皇统治,俄白两族同属斯拉夫人,同文同种,都信奉东正教,白俄罗斯语和俄语极为相似。很多著名的俄国人其实籍贯在白俄罗斯,例如叶利钦的亲信、市场化改革先驱丘拜斯,就出生于白俄罗斯。

俄国文豪索尔仁尼琴,虽然反对苏联制度,但不认同西方资本主义那套。他轻视美国,觉得美国是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西方世界物欲横流,只有博大的“俄罗斯灵魂”才能拯救现代人。1990年,他写了一篇题为《重建俄罗斯》的文章,构思未来成立斯拉夫联盟。

叶利钦这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家,在文化上仍然相信斯拉夫大团结,不能断了俄白两族的传统友谊。白俄罗斯以舒什克维奇为首的自由派人士,同样主张与俄国在经贸上紧密合作。

叶利钦在1997年独联体国家首脑会议上明确表示,原属苏联的各国如今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互相合作,在新的市场基础上恢复过去的统一经济体;要么成为西方的原料附庸国。莫斯科先后与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拉脱维亚与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签约,组建了6个跨国金融工业组织。

1996年4月,卢卡申科与叶利钦签署成立俄白共同体,商品、劳动力互相流通。两国实行免税贸易,撤销了海关检查制度。白俄罗斯原本是莫斯科的第六大贸易伙伴,结盟后跃升为第三大贸易伙伴。1990年代末,俄白合资企业共有500多家。俄国实业家纷纷前来创业,外国投资为白俄罗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白俄罗斯在2000年建立的507家外商企业中,有100多家为俄商独资和俄白合资。

普京上台后,两国继续保持友好关系,卢卡申科甚至考虑过国防一体化,建立一支俄白联军。当时的背景是科索沃危机,北约发起斩首行动,逮捕了独裁者米洛舍维奇。卢卡申科担心自己落到同样的下场,极力与俄国联盟,希望用俄军来威慑西方。科索沃危机刺激了反美情绪,白俄罗斯官方表示“无条件团结”塞尔维亚,与斯拉夫同胞同仇敌忾。

如果俄白联盟成立,卢卡申科极有可能当上联盟的总统,叶利钦因为经济改革和车臣战争的双重失败,威望跌落到谷底。卢卡申科其志不在小,不甘心屈居于白俄罗斯的一亩三分地,他督促两国尽快一体化,然后成为克里姆林宫的新主人。1999年,俄白签订了联盟的初步协定,未曾想,叶利钦突然退位,铁腕强人普京上台。卢卡申科自知不是普京的对手,放弃了入主莫斯科的美梦,只能安安心心做个小国的元首。

普京以大国复兴为目标,联合斯拉夫民族,抗衡美国。卢卡申科从斯拉夫大团结里获得了实打实的好处,他从俄国拿到廉价石油天然气,再加工转售出口,获得巨额利润。能源生产及制品对白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占GDP的1/3,出口总额的1/2。

普京惯用以提高油气价格来要挟邻国。2005年,莫斯科因为外交纠纷,对乌克兰和格鲁吉亚供气的价格提高到每千立方米250美元,与此同时,普京对白俄罗斯的供气价格仍维持47美元不变,以示友好。

如果卢卡申科安心当普京的“儿皇帝”,很可能江山永祚。然而普京干涉乌克兰,入侵吞并克里米亚,引起了卢卡申科的恐惧,两国关系降温。从2019年元旦开始,俄罗斯实行新的出口规定,计划在2019到2024年五年间逐步取消石油出口税。依赖免税原油的白俄罗斯将蒙受巨大损失,预计到2024年,经济损失高达105亿美元。

卢卡申科跟长期好友俄罗斯反目成仇,再加上计划经济的老毛病没根治,经济下滑,最终导致政治危机。国企工人虽然不满高压政治,但是更担心私有化改革后失去铁饭碗。在长期的国民亲俄气氛中,自由派不敢表现出过度亲美亲西方的苗头,反对者上街没有打出欧盟旗帜。

未来,白俄罗斯是脱俄入欧还是原地踏步,前途未定。

本文来自匿名者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354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