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的道理(拔苗助长的道理总结四字词语)

《孟子·公孙丑上》有云: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拔苗揠长一词,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造成宋人一错再错的还有其他原因。

1、行为结果在时间上的滞后性。立竿见影式的行为并不多见,拔苗行动后,苗一定还站立着。如果拔苗者刚拔过苗就枯萎,则一定会引起警觉,但是滞后的行为结果让拔苗者扩大了错误的范围。

2、缺乏反思的结果。工作一段时间后,理应审视前阶段的结果,以便查漏补缺,修正方案。拔苗过程持续很久,却只管低头干活,没有回身审视拔苗效果,便失去了及时改正的机会。

3、归因结果明了。禾苗枯萎,宋人只“拔苗”,没有从事其他与“苗”有关的行动,如施肥、除草、灌溉等行动,于是枯萎的原因清晰地归为“拔苗”。趋利避害,文过饰非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否则,抑或拔苗者归咎于浇水施肥也未可知。

忧虑禾苗能不能好好地长大,宋人之忧虑并非问题。拔苗助长行为隐形而常见,知道理,却不知是由的原因:缺乏对成长规律的认知。宋人若知“禾苗何时长,如何长,按规律办事”,便不会忧虑。认知规律在于学习,在于实践中探索。解决了规律的问题,拔苗揠长便不会发生。

本文来自曼安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355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