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与立宪派不同,革命党人并不期望以和平的手段改变国家,而是以武力彻底终结固有的专制帝制。但有破就有立,打破了旧的专制体制之后,应当建立一个怎样的新体制,才能适应中国的现状呢?

孙中山的看法是建立美国式的强权政府,总统拥有较多的权力,但宋教仁却希望建立以内阁为国家主体的国会内阁体制。

然而,民国成立之后的复杂状况,却产生了令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美国式总统握权的共和制

一、强权政府还是有限内阁

在晚清时期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争斗中,梁启超反对革命党人的一个关键论点就在于,以当时的国人素质能力,是无法适应共和体制的,而君主立宪则是一项绝佳的过渡时期的体制。事实上,孙中山对这一观点虽然反对,但在其思想中也潜藏着这样的想法,例如他于1906年发表的《革命方略》中就曾提到过,革命成功之后的新政府,要经过“军法之治”、“约法之治”两个阶段,才能进行到最后的“宪法之治”。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影视剧中的孙中山

很显然,孙中山对此时的国民素质也不看好,他认为只有先通过军事专政阶段,以武力扫清一切民主制度的障碍,并使民众之心智在新情况下逐渐打开,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推行共和制度。而孙中山的这一思想,决定了他所希望建立的政府是十分强势的,是握有十分大的权力的。

但宋教仁的观点与孙中山截然不同,他并不认为民众是缺乏民主生活的习惯的,关键在于政府本身是否民主,是否愿意帮助民众参与民主选举过程。除此之外,宋教仁之所以不选择强势政府的路径,是因为他对新政府是否会借“军法之治”而走向专制道路非常担心,对专制的担忧使宋教仁对握有大权的政府首领职位完全不放心,担心其会成为新时代下的“皇帝”。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建党伟业》中著名政治家宋教仁

二、民国成立与新制确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务,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在革命阵营当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威望,这奠定了他当国家总统的深厚基础,他不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而是真正的领导人,也就是说,新组建的中华民国还是选择了美国式的总统共和制。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之所以选择有强势权力的总统制,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此时的孙中山并不希望被内阁束缚住手脚,他曾对革命元老胡汉民讲过,说既然总统一职是获得诸位同志的信任之后才选出来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对这样一个大家信任的人设置新的约束措施呢?尽管这并不符合宋教仁心目中的新国家政治组织模式,但木已成舟,他也就接受了现实。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胡汉民

但事实显然并没有这么简单,此时正在北京的袁世凯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威望与国外的支持,若想实现政权的和平过渡,总统一职也必须转移到北方,而当时环望整个中国,不二人选就是袁世凯。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建党伟业》中的袁世凯

出于对袁世凯的质疑与怀疑,孙中山突然不再坚持总统制度,而是希望对袁世凯在制度上进行权力上的限制,这正好符合宋教仁的政治设想。那怎样才能变总统制为内阁制,并将其合法化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改此时正在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孙中山一方看来,法律一旦确定就不能随便更改,将责任内阁制通过《临时约法》固定下来,是对袁世凯就职后最大的限制。

三、民初共和制度的困境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正式通过,这部法律当中的大部分内容由宋教仁完成,可以说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以及他对中华民国未来的期望。而在约法通过的前一个月,也就是1912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次日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并将其转让给北方军事强人袁世凯。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小溥仪

宋教仁对未来满心期许,既然《约法》是他亲手起草的,他必定会按照《约法》所规定的内容,组建政党以参加即将开启的第一届国会,并希望以多数党的身份参与国家治理。

在袁世凯接任总统职务之后,任命唐绍仪出任第一届内阁总理,宋教仁成为民国农林部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袁世凯会对《临时约法》的规定束手以待。1912年6月,第一届内阁——唐绍仪内阁,就因为与袁世凯发生争执,唐绍仪负气出走,袁世凯随即下令解散内阁并重组。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影视剧中的唐绍仪

但唐绍仪内阁的倒台,仅仅是袁世凯与《约法》发生冲突的开始,宋教仁在唐内阁垮台之后,随即辞去了农林总长一职,将工作重心全数转移到改组同盟会为政党以及组建政党参加国会选举的事情上。在宋教仁看来,只要袁世凯遵守《约法》,并按时召开国会组建内阁,他所率领的改组后的国民党,一定会在选举中取得多数党席位,他甚至可以成为新任的内阁总理以实现政治抱负。

但这一切都在1913年3月20日戛然而止。这一天早上,宋教仁从上海火车站出发准备赶赴北京进行国会选举运动,不幸遭人枪击,随后在医院去世,尽管专家们研究后说,宋教仁的死并不是袁世凯所操纵,但在当时人看来,这板上钉钉就是袁世凯干的。孙中山随后发动了二次革命,国内局势再度陷入混乱状态,而袁世凯与《约法》的争斗也才刚刚开始。

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的含义)

《建党伟业》宋教仁遇刺

文史君说

民国的建立表明革命党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随后的组建新政府问题,却成为考验革命党人政治组织能力的关键命题。究竟是选择责任内阁,还是总统共和,成为革命党中不同力量所争论的焦点。随着袁世凯的上台,孙中山选择将民国改为限制总统权力的责任内阁制度,这遭到了袁世凯的强烈反制,民国虽建立了,但和平民主却远远没有到来。

参考文献

迟云飞:《强有力政府与政党内阁: 民初建立共和政治的困境——以孙中山与宋教仁的共和政治设计为中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沈洁:《“雅各宾主义的中国”:再论民初的政争、党争与政治失序》,《学术月刊》2015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本文来自华安莫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659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