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九首其一明高启(仿写苏轼江城子)

咏梅九首其一明高启(仿写苏轼江城子)

西江月·井冈山

作者: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 -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创作背景

1928年8月30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趁红四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首词就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

咏梅九首其一明高启(仿写苏轼江城子)

黄洋界保卫战

这首词通过多重的艺术对比,将诗人的雄阔胸襟和我军的英勇气概尽显无遗。先看上阙。按照《西江月》的词调要求,首句和次句是工整谨严的对仗:“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从字面上看,“山下”与“山头”对比,“旌旗”与“鼓角”对照,“在望”与“相闻”对应。实际上,这是在对比中展示井冈山根据地工农红军的强大实力:我们不仅有山上的红军正规部队,还有山下的由红军领导的农民地方武装,我们既有人民的军队,也有拥护和支持军队的人民,这样里应外合,上下相济,首先在气势上就不惧强敌,并体现出一种必胜的信心。所以才有了下面的三、四句:“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这里同样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敌军队伍庞大、武器精良,表面上声势浩大,对我军实行重重围困;另一方面,我军虽然兵力不足,武器装备也不如敌手,但是,诚如这首词开篇所意味着的,我军有人民的支持和呼应,所以我军自然是“岿然不动”。

再看下阙。“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起始两句仍然恪守《西江月》的词调要求,虽然用的是虚词和成语,但对仗依旧工整:“早已”对“更加”,“森严壁垒”对“众志成城”。这两句同样运用了对比手法,不过与上阙起始两句的对比有所不同:上阙开篇的对比是写实的,而这里的对比是虚实相生,即有形的军事防御工程与无形的精神战斗力量的对比,客观的“物”与主观的“心”的对比,也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对比。我军不仅有客观的天时地利,据守着井冈山的天然地理屏障,而且全军上下,包括井冈山根据地的人民群众都同心协力、同仇敌忾,建筑起人民战争的心理长城。惟其如此,才有了最后两句的水到渠成:“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人果然是工于对比艺术的大手笔,直至全篇收束时仍然在对比中展开。一方面是我军炮声隆隆、旗开得胜,另一方面是敌军溃不成军,仓皇逃遁。一动一静,一正一反,一庄一谐,活脱地勾画出我军威武雄壮的气概和敌军外强中干的丑态。

咏梅九首其一明高启(仿写苏轼江城子)

井冈山革命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可以说是综合运用对比艺术的杰作;从内蕴上看,它应该被视为一首关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赞歌。毛泽东在词中歌颂了工农红军和根据地人民同心协力、共克强敌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本色,同时也流露了他作为一代伟人的宏大气魄。这首词虽属小令,篇幅简短,只有八句五十字,但诗人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内却建构和开拓出了无限的诗意空间。全词粗犷雄豪、刚健有力,境界阔大,令人叹服。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本文来自念之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4812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