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原版在线听(我是差不多先生)

“失之毫厘,缪以千里”,当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差不多”叠加到一起时,带来的结果就会“差很多”。

  “差不多先生”,是胡适先生创作的《差不多先生传》中的人物,虽是虚构的,却极具现实意义。他的那句口头禅:“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一语道出了“差不多哲学”的精髓,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由文学作品联想到现今社会,“差不多哲学”在一些地方,特别是一些机关部门、党员干部中仍有“市场”。这些“差不多先生”,有的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以为然,对新理念、新知识,不求甚解,凡事浮在表面,既不深入研究,也不深入实际,工作上只求“及格万岁”;有的制定发展计划、工作措施,总想讨巧省力,把前些年的资料找出来,再抄些外地的经验做法,综合杂糅起来,只求交差就行;有的起草材料、文件,懒得花精力、下功夫,喜欢向基层、下级单位“伸手”,而对于基层反映的数字、做法,有疑问也懒得深究,觉得“大约”“大概”“估计”就行,与实际情况“错不了大样”就好……态度作风如此懒散随意,缺乏责任心,还谈何干好工作、推进事业发展?!

  从表面上看,凡事“差不多”好像没有多大危害,只是几个数字的差异,抑或一些不甚准确的表述,似乎无伤大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古人讲,“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当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差不多”叠加到一起时,带来的结果就会“差很多”。而对于肩负着发展一方、稳定一方、造福一方重任和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差不多”带来的危害更甚。在奉行敷衍了事“差不离”就行、“差不多”就好的思维模式、工作作风里,潜伏着失误的隐患和风险,更有令工作质量打折扣、事业发展受影响、群众利益遭损害的危险,长此以往、任其蔓延,必然会带坏社会风气、影响发展质量、危害群众利益。

  “为官避事平生耻。”追根究底,“差不多先生”本质上折射的是一种庸懒散软作风,症结则在于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薄、担当精神欠缺、本领恐慌盛行。有道是,不行动不行,行动慢了也不行。对宁夏来说,当下加快先行区建设、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许多工作不仅不能差不多,反而更应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只有拿出比、拼、争、抢的意识,树立追求进度、速度和效率的紧迫感和责任心,彻底从思想上摒除“差不多”的思维习惯,下足“绣花”功夫抓工作任务落实,真正练就埋头苦干的真把式、雷厉风行的快把式、追求卓越的好把式,才能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只有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彻底消除滋生这种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土壤,对怠政懒政庸政行为“零容忍”,杜绝“劣币驱逐良币”不良效应,让坐而论道的假把式、拖拖拉拉的软把式、弄虚作假的歪把式没有“市场”,我们才能以良好风气构筑起干事创业的蓬勃生态。

本文来自管理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561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