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简介(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常香玉原名张妙玲,出生于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不仅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也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教授等职。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豫剧”须生泰斗”贾廷聚评她说:“常香玉大师是一代豫剧宗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常老师这辈子不容易,道路坎坷。但是在艺术上,她是真正达到了顶峰,听她的唱腔是一种享受,一字一句都能送到观众耳朵里去。”

常香玉简介(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小香玉”原名陈百玲,她是常香玉的亲传弟子,也是常香玉的孙女。她出生在一个豫剧世家。六岁开始跟爸妈住进河南豫剧团的家属院,天天受到艺术的熏陶,就稀里糊涂地爱上了这一行。十岁时,她瞒着家人偷偷考上了河南省艺术学校,但遭到家里人的激烈反对。

常香玉简介(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1982年,17岁的陈百玲因出演《花木兰》一夜成名。陈百玲说:“《花木兰》之所以能火,首先主题是巾帼英雄,故事很好,美国好莱坞不还翻拍成动画片了;其次里面加了很多很好的音乐,又有了奶奶的心血,所以流传到现在。在奶奶的唱腔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一段,我就这一段唱得最好。”常香玉夫妇发现孙女陈百玲是一个唱豫剧的好苗子,于是要为陈百玲正式改名为“小香玉”,可是当时的陈百玲却十分不愿意:“我可不高兴了,我觉得陈百玲已经成名了,小香玉又没姓,这叫什么呀?”后来当时的郑州市委书记也出面做工作。常派唱腔的传承,各方面的期待,使得陈百玲最后还是接受了“小香玉”这个艺名,成为大师的亲传弟子。改名“小香玉”后,常香玉为了更好地教导培训,就跟陈百玲家人商量把她接到自己家。大师口传身授,可那时的小香玉却收不住心,夜里跳墙走了。但常香玉大师并没有放弃,这么好的苗子,她急切地希望小香玉能够继承她的演艺事业。对孙女的每部戏,常香玉都会提意见。在大师的密切指导下,随着《白蛇传》等一系列优秀剧目的推出,小香玉的名气越来越大,演艺事业如日中天。可这时候,事情又发生了转变,常香玉老人的期望,再一次陷入危机。

常香玉简介(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常香玉简介(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常香玉简介(常香玉简介个人简历)

1994年,小香玉把自己的几十万元积蓄拿出来,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希望艺术学校,第一批招收的全是免费穷孩子。过程中的艰辛让她始料未及,苦与累的时候,小香玉也想过放弃,但放弃的同时又想把事做好,一直很矛盾。小香玉办学校的事情,常香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为了豫剧的发展,常香玉甚至抱病跑到山西去帮助她,帮她做工作,给她争取各个部门的援助。但陈百玲却慢慢发生了改变。她说:“2004年8月份,孩子们全都毕业了,我也有时间考虑转型了,学校是继续办下去,还是搞成一个艺术团,在舞台上多做一些观众喜欢的作品?在戏曲界小香玉是最年轻的,但在社会上,都快被淘汰了,老脸不能看了,赶紧再做点作品就收摊呗。”这也让常香玉失望至极,2004年5月中旬,正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人,决定用一种方式挽回曾经的决定。她委托律师,立下遗嘱,发表了收回“小香玉”艺名的声明。声明如下:

当初我曾给孙女陈百玲起了个艺名叫小香玉,意思是要求她通过经常上演《拷红》、《白蛇传》、《花木兰》我这三个代表剧目,把我的豫剧艺术流派,即人们通常说的常派豫剧表演艺术,继承和发展下去。当时她也表示决心这样做,可是她从1997年开始,就不按照这个承诺办事了。为此,我曾两次到她家和她谈这件事,要求她回到原先的承诺上来,可她根本听不进去。还对我说:“奶奶,现在时代变了,豫剧没有发展前途了,我不能再搞你那一套了。”时至今日,她走的路,与当时对我的承诺南辕北辙。既然这样,小香玉这个艺名,对她已经名不符实。因此,我决定从今日起,收回陈百玲对“小香玉”这个艺名的继承权和使用权。(本文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本文来自韵熙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575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