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大门对联 创业闻鸡晨起舞

天道酬勤大门对联 创业闻鸡晨起舞

苏格拉底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每个人都不能活成一座孤岛,但每一思想,其实都是孤岛。我们常常习惯于被自己的思维牢牢禁锢在其中,却不自知。人类的群类划分,往往是由于层次不同导致,而决定一个人层次高低的因素,却是认知。 孔子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天道酬勤,年轻时奋发进取,追求名利,即为梦想,也为生活。到了中老年,还执著于名利二字,未免眼界太小,流于肤浅。 《了凡四训》中有言:唯谦受福。大意是,具备谦逊之心的人,是有福报的人。人生在世,若用谦卑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傲慢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有能力的人都是比较低调做人做事的,反之越没能力,能力和品行比较低的人都是高调炫耀。 佛曰: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风光也好,富裕也罢,都别目中无人,心怀谦卑,世界才会对你友好。 太高估自己,是一种灾难。有时候就是这么残忍,你以为他人把你看作可以言无不尽的对方,殊不知就是你自己内心的这份自以为是,让对方开始看轻你,而往往此时的你还傻傻地对他掏心窝子好。 老子说: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做人,不能太骄傲,更不能妄自菲薄,人要有自知之明,别太自以为是,别人就会目中无人,不懂得尊重别人,那么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吾日三省吾身,从内心深刻的地认识自己,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千万不要去贬低别人而抬高自己。 董卿有句名言:“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就有了雨;冬遇见春,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适当地保持与人之间的距离,才能更好地遇见。记得《山河故人》里有一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只有掌握分寸,才不会越期待越失望。 爱是平等的,强求不来,只有互爱才能长久。在生活中大多数女人还是可以的,只少数人为家中的某些关系,选择把心用在别处,不去理睬那类事情。只管去提高自已,爱自己,先从思想起出围城。 有的女人可能习惯爱家,爰父母,爱子女,所以任劳任怨去付出爱,并不是很爱某个人而为奋斗的。有些人不懂爱,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爱过一个人,是一个真正可悲的穷人,是一个不配拥有爱的人。 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至少我们心中拥有爱。在没有爱的荒原,生活怎么过呀!宙宇间本来就满了爱和感恩的巨大能量,只是忙忙碌碌中忽视了。人,别太高估了自己,也别太轻贱了自己。 记住:在别人眼中活自己,永远是别人眼光的附庸,在自己眼中活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 人到世间,不是为苦恼而来,所以不能天天板着面孔,整日忧愁、悲伤、苦恼、失意,这样的人生没有乐趣。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口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了,成功便是天堂;你若是痛苦,快乐便是天堂。你若孤独,爱情便是天堂。你若被困,远方便是天堂。总之,没有其中一样,断然不会有另一样的。天堂是地狱的终极,地狱是天堂的走廊。失败者走过了九十九,成功者只走过了一。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忘记自己的目标,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忘记自己的责任,会失去跋涉的动力;忘记自己的承诺,会失去别人的尊敬;忘记自己的身份,会失去做人的分寸;忘记自己的义务,会失去众人的帮助;只有忘记自己昨天的成功,才有助于得到明天的胜利。 知人不必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口德与己。责人不必苛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肚量与己。才能不必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内涵与己。锋芒不必露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深敛与己。有功不必邀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谦让与己。得理不必抢尽,留三分余地与人,留些宽和与己。 低调做人也是一种智慧: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万物之本的地位。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多为成功找方法,别为失败找理由!有许多的事情,都不是因为难以做到才让人们失去信心,而是人们失去了信心,事情才变得难以做到。 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良言共

勉,开心快乐!前进的理由只要一个,后退的理由却有一百个;许多人整天找一百个理由证明他不是懦夫,却从不用一个理由证明他是勇士。你的一生,除了自己谁也不能为你负责。相信自己能做好决定,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不要随意附和别人,大胆地承担失败的后果。只要你认真做了,只要你比昨天做得好,就应该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鼓掌!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社会美好,自己坦荡才能感受生活喜悦,自己成功才能感悟生命壮观!这世界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心平气和,它就还你一个心平气和;你气势汹汹,它也还你一个横眉冷对。乐听赞美,不喜他人的批评,心欲名利,不欲失去它们,这种心态只会像锁链一样囚住自己。只有超越它们,才可体验自在与快乐。拥有一颗快乐之心,见到的就是一个值得欢欣的世界,心中满是忧伤,见到的则只是一个充满悲哀的世界。与其对不能得到的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快乐不在心外寻求,只能在心内寻得。心中若然满足快乐,到哪一样都可以活得悠然自在。存好心,做好人,欢喜充心,愉悦映脸,乐观向上,这样就能站成一座丰碑,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人生苦短,与其事事张弓拔弩,不如学着“幽它一默”。所以,做人得要问问自己乐观了没有。讨厌一个人,真的用不着翻脸。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处处较真,心里放不下,终究不会愉快,但你想想这样的自己好受吗?如果你很是讨厌一个人,那就没必要强求非要走在一起,既然没交集,那你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讨厌一个人,没必要翻脸,没必要从骨子里去抵触反抗,因为有些人本不是你讨厌的样子,所以在讨厌一个人的时候,用不着翻脸。如果你有水的宁静,就无视纷扰。不争、不辨,无畏、无惧。做人,赢在格局,输在计较!跟讨厌的人讲道理,你不觉得失了身份了吗?有一位总统说过: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狗争吵而被咬一口的好。如果被狗咬一口,即使把狗杀掉也于事无补。人这一生,能够有几个难得的挚友便已足够。其他的,不必太过在意。每一个人,不过是千万尘埃里的不足道的一粒。你与他之间,没有谁对谁错,有的只是三观的不同。看破不说破,看穿不揭穿。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看清一个人,没必要拆穿;看透一件事,没必要说破。心里明白,嘴上不说,这才不会伤到自己。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人,也有看不惯你的人。做人,宁可沉默,也别说破。祸从口出的道理谁都懂,有些话只适合藏, 不适合说。有些事自己知道就好,有些人自己认清就好,说破了反倒得罪人。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做事要留有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不要太给人难堪。是非人心,看透就好,不用非要去揭穿。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纠缠懊悔,不如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闭嘴是一种修行,沉默是一种聪明。不该说的不说,看透了不说,是聪明人的选择!三观不同,不必为友;层次不同,不用争论!层次不同,不相争论,争论不休,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层次不同,不相交流,一笑了之。人心不同,不必同行,讨厌一个人,用不着翻脸。真正有水平的人,绝不会愿意让层次低的人破坏自己的好心情,绝不会跟层次低的人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也绝不会愿意和层次低的人纠缠。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中国古人也曾说:夏虫不可语冰。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释。普通的争论尚且这么损耗心力,一旦争论的对象不是和自己同一层次的人,就更是浪费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永远别和层次低的人计较,因为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就输了。一辈子不长,与其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不如努力去充实自己。别和小人纠缠,因为你一定会输。时间是用来享受爱情和幸福的,不是用来浪费在小人身上的。小人就是希望你天天生气,他才开心;看到你心烦意乱,他才洋洋得意。和小人纠缠,表面赢了小人,实则却输了自己。你被疯狗咬了一口,难道还要追着疯狗咬一口?要坚信,善恶到头终有报,但现在还没有到时候。讨厌一个人,用不着翻脸。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对待小人,不得罪,不亲近,敬而远之才是最好的办法。一个成熟的人,绝不跟烂人在烂事上损耗时间,因为没有意义,只是徒劳。遇到烂人,最好的办法便是:不跟他纠缠,躲得得远远的。人心是有限的,放得下恨,就装不了爱。不跟小人计较,其实也是放过了自己。为小人生气不值得,气坏了身体,没人赔;总要学会远离小人,疏远小人。人活一世,没必要跟任何人和事太较真。有时候,我们就要活得糊涂一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日子,这既是放过了自己,也是放过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在一定年纪的时候,自然会启动。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生命是最好的资源,这个资源来自“真我”的醒来。人生来为何有一双眼睛,两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两个胳膊,两条腿。长大了,读了人类进化史,人是从单细胞经过上亿年的进化而来,瞬间有种神圣高大上的感觉。完整的生命即完整的个体,当然不是完美的生命,这有很大区别。就好像我们看其它自然万物生命的神奇,每个生命带给人的视觉,感觉,嗅觉都不同。外在“美”从视觉角度上去看,美在其表,是眼睛去看。 每个人对美的定义,价值观是不同的。为何不同?美在其心,是用心去看。传统思维认知,把“生”当作生命的真实,把“死”当作生命的空白。人活着才算生,人死了什么都没了,唯独那些死去还活在人们心中的人还活着。用老子话说,“死而不亡者寿”,身死而精神长存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寿者。“生命”是一趟神奇的旅行。人之生来有三件事,生存,生活,生命。传统思维“怪圈”,把生命界定在外,人生中只有生存与生活两件事。好比,我们去爬山,爬到山顶上才能一览众光余。人的思维与爬山相同,对生存与生活过度看重,把生命界定在外,也就失去了活着的根本。没有对“生命”完整的认识,生存与生活只是生命的一半。只有一半的生命,却想要整个江山,属于本末倒置的活法。完整生命体系,包含了肉身生命,灵魂生命。深度领悟老子《道德经》文化,对“道”的认识原来是从认知生命开始。用普通话说,人们在这个世界上想要的一切,是对自己生命的探底。“探底”即,知道自己是谁,成为自己,做自己的事。脱离了探底的人生,不一定有益,相反会有害。人活着,吃的不多,住的不多,却想要的太多。想要的东西能否为我们所用?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未知的,用不到的东西相反会消耗人的时间与精力。当一个人,把过多时间与精力,放置在一生未必用得到事物上。想想,我们要承受身体上的劳苦,精神上的辛苦,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谁都有过年轻时候认识的局限。人类智力发达的时代,“年轻”并不单指年龄数字,而是年复一年的时间里,是否还心浮气躁面对人生境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字寓意深远。没有开启生命的认知,我们对所学的文字都是一知半解。对当下时代来说,“个体”文化,最基本的功夫,是对文字重新认识。灵魂生命具有沉睡的记忆。这句话用事实来证明,说容易却不容易,能从人生经历中发现问题规律性,自然可见。如果,我们意识不到发生问题的本质,人生问题都会知难而退,无从下手。人活着,对发生问题没有解决能力。生命是不断推倒,不断重建的过程。生命最好的对待,就是保持独立性,拥有独立思考能力,拥有独立自主能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活着最好的状态,一是心安,二是身安。“心安”关乎灵魂生命的事。“身安”关乎肉身生命的事。人心不安,对思、想、意、识的认知偏离了道。人身不安,对衣、食、住、行的认知偏离了德。要想身安,效法大地的存在规律;要想心安,效法上天的存在规律。身心相安,就要效法道的运行规律。“生命”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这个资源具有无限延伸的功效。好比,人生病了,知道要吃药,可是吃哪种药,先要找出病因,才有可能药到病除。造物主为何,让天地自然万物拥有雌性与雄性共生能力?两者本为一体。男性身上具有悲苦之力,代表雄性。女性身上具有慈柔之量,代表雌性。一个人把雌雄同体的状态活出来,“他”不需要任何人的爱,但能爱任何人。小爱有情,把生命活出一半;大爱无情,把生命活出完整性。善和爱是能力,而不是情感。生活中,我们总会说,谁,谁,谁,很有能力,是人活的状态有力量,这种力量是由内而发的自然现象。“能力”具有独立承担形象,而“情感”具有依附攀比的色彩。一个人,把生存、生活、生命活出依附攀比的色彩人生时,生命的价值将会不断缩减,自然外在所得甚少。信仰佛家文化的人,常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修远用《道德经》文化来阐述这句话,色不具有形,自然没有象,是一切空,表达出灵魂生命的特征。如果,我们用肉身生命特征来表达,思想存在,落不到实处,就证悟不到结果。人的“情感”特征,就是有思想无行为,靠着依附攀比的心理,活在无明当中,慢慢就形成了自我欺骗。骗自己还不够,还要继续欺骗身边的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不会放过任何人。(不知者不怪,人们无意识的思想与行为,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2020年开启了“认知”变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将要走上世界舞台。“认知”是不同思维模式的组合体,也是不同人思想的产物。外在一切物质都是思想的折射。人永远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认知没有升级,思想没有成长,观念没有变化,别想钱的事。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生命是什么,是生命之间的桥梁,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生存需要技能,生活需要步调,生命需要维度。人之生来有基本劳作技能,一学就会,如农作物劳动。更高的生存技能,那是个体思想折射出的艺术品,如手工业、音乐、舞蹈等。脑力劳作与体力劳作,无法用“金钱”价值观去看待,这是不同人的生存选择。脑力劳作虽然能创造更高的财富,但是离不开体力劳作的付出。人活着,离不开衣、食、住、行,这是生存的基石。思想艺术品价值是丰富灵魂的产物,并不代表高于体力劳作价值。思想产物不能把人类生命文化体现出来,变成一件商品,只会让生命价值低于物品价值,是反人类的行为,更是动物本性。同样,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之需,它的价值是为人类所用。当我们把这些所用之物看得比生命还高贵,人活着幸福指数有多高?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活着”,“有命”,我们才能体验到生命的真实性。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谁会把“你”的生命当回事。不把自己当“人”看,谁会把“你”当人看。本质,内心折射出的思想行为,是认知问题。一个不懂得“自爱”的人,想要寻求他人的“热爱”,颠倒梦想。人们最爱的人,永远是“自己”。如,父母爱孩子,是否属于自然爱,需要打个问号?以爱的名义去爱,永远不是自然爱,而是出于某种内心所需。人们不需要的人事物,想都不会想,更不要说有行为存在。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谈恋爱,结婚、生子,哪个不是以自己内心所需去想,然后去做的行为。“所需”是因,必然产生果。因果过程是自然规律,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又有什么是自己的对,他人的错?生命过程是自然规律性,是因果关系产生的各种问题。通常这个“因”都在自己身上,我们意识不到的问题在因上,而不在果上。佛家有句话,“菩萨畏因,凡人畏果”。还有一句,“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人人内在那个“菩萨”不醒来,活在无明当中,无明会产生的问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灵魂生命是内在的“真我“,肉身生命是外在的“行者”。只有把灵魂生命活出来,真我显现,才能照见人生中的问题。让思想改观,行为改变,生命价值有所提升。人活着最大的问题,是自我认知问题,如果对自己都不了解,想要了解外在的人事物,难如登天。人们所需来自内心,外在生命只是思想折射出来的行为。我们想要情,想要钱,想要名,想要权。这些都是来自内心的想法,内心是否真的想要,需要打个问号?人会因爱生恨,也会因钱生惧。当下时代,人们最想要的是“钱”。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处在哪个维度,自己与钱的关系处在哪个路口,只有内在“真我”知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我们需要与想要的都在自我“认知”的时空里。无论任何时候,复杂才是这个世界的底色,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它就在那里,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精力十足,不知疲倦,时不时地来点恶作剧,恨得你牙痒痒。我们就是父母,活的通透的,不和孩子闹别扭,会不堵而疏,引之导之,孩子快乐,自己开心。前两年,佛系是个很流行的说辞。那时候不少年轻人,张口就说自己佛系,可是没有经历社会的锤炼,说佛系就有点虚假了。佛系重点在佛,佛在国人心里的地位,就相当于上帝在西方人心中地位一样。由此推之,佛系在西方或许该称为上帝系。不论是佛也好,上帝也好,都会看着这人世间幸福与苦难,善良与邪恶,也只是看着,任由所谓命运顺逆,任由所谓轮回报应。他们无大喜大悲,以大胸怀悲悯世界,悲悯众生。其实,不只是佛或者上帝,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也是这般,看透了人性善恶,看透了真伪,甘心无欲无求,云淡风轻,过着平和安定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佛系,嘴上无毛的年轻人说的佛系,只是面子或者懒散的借口。现在,人们都不再说佛系了,被淘汰的总是过时的,取而代之的是更高级的说法,活得通透。说它高级,因为佛系多少都有些消极避世的味道,而通透则是更为积极地在尘世沉浮。活的通透,是终于明白复杂,不再与外部世界格格不入,不与自己内心拧巴,平和淡定过生活。活的通透,不等于活的简单。有人说,活的简单些,过着素朴的生活,就是活的通透。大山里的人们大抵过的就是这般生活,我们能理直气壮地说,他们活的通透吗?想来答案是否定的。作家大卫梭罗写的《瓦尔登湖》,为世人画出了简单生活的模板,从饮食到服装,从金钱到名誉,梭罗都唯美地告诉人们,简单生活会带来心灵的宁静。《瓦尔登湖》是极美的,简单也是极美的,于是有人去模仿梭罗,让生活简单化,追求精神的富足。这样的人,我们是不能用活的通透来赞美的,毕竟有能力灯红酒绿,鲜衣怒马,却选择了粗茶淡饭,一瓢一饮,此为通透度生活。杨绛先生于百岁之年,写下这样一句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她用一个世纪的风雨,灌溉的人生感悟,琢磨起来,方有通透之感。相比于杨绛先生,钱钟书老先生倒是算不上活的通透,也少有人给他这个标签。钱老的生活,很早就开始了简单,能推掉的交际应酬,他绝不会屈驾前往。他是知识的巨人,生活的孩子。简单,只是“活的通透”众多华衣锦服里的一件,是一种形式,不足以成为活的通透的全部。活的通透,不等于世俗的成功。世俗的成功,终究绕不开权利和金钱,这无疑给成功涂上了一点灰色。毕竟没人会把活的通透这顶桂冠,戴在马云的头上,戴在巴菲特的头上。而人们会把这顶桂冠戴在蔡澜的头上。蔡澜做过电影监制、当过编剧、为金庸明报写专栏,又和倪匡、黄霑一起打造火爆的电视节目《今夜不设防》,三个人在节目中插科打诨,嬉笑江湖。再后来,蔡澜闯荡美食世界,混下“食神”的称呼。金庸这样评价他:“见识广博,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学电影,什么都懂。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之道,更可说是第一流的通达”。如今80岁的蔡澜还未退休,有人劝他颐养天年,好好享福,他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享福。有人劝他少抽烟,少喝酒,少吃油腻,注意身体。他依旧该吃吃,该喝喝,看着他满脸红润,健康也不过如此。蔡澜一生,是成功的,不是世俗意义的成功,是超凡脱俗的成功,是活的通透。活的通透,很少去批评和抱怨。不批评别人,有多种可能。或许不知道别人的对错,或许认为别人是对的,或许认为别人错了,而不愿争论,又或许允许别人表达,自己保持开放的姿态。活的通透的人,往往属于第四种。他有丰富的认知思维,当别人表达不同意见,甚至行为过激,他会保持思维开放,迎接复杂。写下“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木心,生于书香门第,家境富裕,衣食无忧,学诗学画。不料命运多舛,22年被禁,被批斗,被殴打,面对种种不幸,木心没有抱怨任何人,他只是写下“晨起洗澡,只为将夜洗掉”,“我是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呢”。简单一句,轻描淡写,一生的抱怨都化成了一个字“夜”和“黑暗”。除此之外,我们很少看见他去抱怨生活,批评社会,他把所有苦难,都变成了对人生的思考。当陈丹青遇上木心,便被木心的品性清雅,渊博学识所折服,他邀请木心讲课。不曾想,苦难缠身的木心却以幽默风趣的风格讲解,引得众人喝彩。面对不幸,有人选择批评、指责,抱怨,而木心选择了迎接命运,在苦海中振臂逆流。活的通透的人,懂得多种角度,多个思维模式看待问题,少批评,少抱怨,笑对生活。活的通透,面对不确定性,能够淡然接受。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性事情太多了。去上班的路上,遇到堵车如龙;安排好的旅游,赶上天气恶劣;热恋中的情人,说分手就分手。有把握的合同,半路杀出程咬金。面对如此种种,我们感叹运气差,甚至怀疑老天在捉弄自己,但活的通透的人,面对这些,却淡然处之,因为这都是世界真实的样子。正如苏轼所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一切都是偶然,无论顺逆。因为偶然,所以不确定。因为复杂,所以不确定。对于国人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打牌,打麻将。别看它们分别只有54张和152张,却在这极小的数字里蕴含着无尽的变化,谁先抓牌,出不出牌,如何出牌,都影响着结局,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系数就高。有些人输了,会表现很沮丧,甚至行为反常,骂人打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牌品差。有些人输赢都一样,清风淡月,他玩的不是牌局,玩的是心态,他知道输赢为常事,没有一直赢的人,也没有一直输的人。通常很多人都是被动的接受不确定性,只有A计划,没有B计划,活的通透的人,不仅有备选计划,还会主动去掌控不确定性。《鹿鼎记》里的韦小宝,每每遇到一些事情,拿不定主意,他就掷骰子决定最终的选择。看起来这好像是在说笑,其实真不尽然。我们做出的选择,通常都是自己熟悉的,而对另外一条路,我们总是有意避开。而掷骰子会让两种选择有均等的机会,活的通透的人,则会平静淡然的接受选择。基于此,韦小宝每次做决策总是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颇有来之安之的味道,他的人生,也是通透的一生。科学杂志《鹦鹉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复杂性代表了年轻与活力。深以为然。复杂才是这个世界的底色,无论你喜欢不喜欢,它就在那里,像一个顽皮的孩子,精力十足,不知疲倦,时不时地来点恶作剧,恨得你牙痒痒。可是又能怎样,聪明的父母,不和孩子闹别扭,都会理解和接受,用疏不用堵,引之导之,让孩子活的率性,自己过得更潇洒。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宋朝会人才辈出,有了那么多鲜活通透豁达的诗词达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文人推向了政治的大舞台。向来单纯的文人,在这个平台上,他们见识最多的莫过于人性的黑暗、社会的复杂,他们终于明白世界不是只有黑与白,也明白了做成一件大事,只靠善良是何其幼稚。于是我们看到,苏东坡、晏殊、欧阳修、王安石等等,他们经过了朝局的洗礼,视野开阔了、胸怀宽广了,变得浑然通透。于是我们看到,欧阳修写下“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范仲淹写下“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苏东坡写下“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活的通透,莫不如是,积极淡然面对生活,它不等于简单,不等于世俗的成功,不会太多的批评抱怨。其实,活的通透就是一句话,它不是简单,而是复杂,是精于心而简于形。《道德经》之中说: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那么一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善良了。守信任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任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一个时代的品德就归于诚信了。老子提倡的“道”是一种无为的智慧,“无为”就是没有自己主观的偏见,对待任何事情都能以善心去包容和对待。无论对方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呈现,都能够包容和善待,那么这样一个德行就是符合大道,这也是人生最高的修养。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都是认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让我不舒服,我会加倍的偿还”,所以很难理解宽容的对待别人,其中的意味何在?这也是很多人所奉行的一个条例和准则,从来没有意识到需要以德报怨,以德服人,以宽厚仁慈之心去包容别人的邪恶和错误。但是一个人的德行修养,当能够到达以善良去包容邪恶的时候,这便是最高的一个境界。个人的涵养有多深,就会有多么大的成就。在国学智慧《菜根谭》之中说: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怨恨都是因为行善而更加的明显,所以有的人会感谢我,而有的人会怨恨我,与其让人感谢我的德行,倒不如把赞扬和怨恨都忘掉。一切仇恨都是因为恩惠而产生的,所以与其让人知道我的恩惠,还不如让别人把恩惠和仇恨都忘掉。古人云,一笑泯恩仇,当你用善行学会感恩和融化仇恨的时候,升华的是自己的内心,因为你学会了宽容。当你在原谅对方的时候,成就的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因为你得到了升华和境界的提升,一个人当你能够容纳多少事物的时候,才能够成就更多的事物。比如说,一个最好的管理者是能够容纳员工的个性,而不是刻意找出员工的个性并且计较问题。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个性的存在,一个好的领导者懂得容纳不同的个性存在于集体之中,发挥各自最好的力量扬长避短,来为这个团队释放自己的力量。但是不好的领导者只知道去挑员工的问题,这就是宽容与计较之间的对比。古代有一个妇女,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生气,她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改正。有一天,她去找禅师为自己解决心中的苦闷,禅师听了讲述,一言不发,就把她领到柴房中,锁上门就走了。妇女这个时候气得大骂,骂了很久,这个禅师也不搭理她,妇女过来一会儿就哀求禅师,这个禅师仍然不搭理她,妇女最后沉默了。禅师来到门口问妇人:“你还生气吗?妇人说:“我只是为自己生气,怎么会来到这个地方受罪?”禅师就说:“连自己都不能原谅,怎么清静如水呢,转身就离开了。过一会儿禅师又过来问她:“你还生气吗?”夫人说:“不生气了,生气也没有办法呀。”禅师就对她说:“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之后还会更加剧烈。过了一会儿禅师第三次来到柴房门口,夫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禅师说:“还知道不值得,说明你的内心还是有衡量标准的,还是有气的根存在。于是转身又走了。稍后妇女在背后喊禅师,问他:“什么是气。”禅师把手里的茶水撒在地上,夫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叩谢而去。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就由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本身就已经成了一个受害者,那一些抱怨和愤怒只是释放的选择。当你抱怨的时候,只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而但是当你学会原谅和宽容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选择宽容的时候,成就的是自己的心性,升华的是自己的灵魂。而且当你选择宽容,说明你能够把情绪把控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交给别人。没有让别人来控制你的内心,更不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你自己,你觉得哪个更划算?我国古代的圣人、大智慧家庄子《应帝王》篇中有这么一句“因以为弟靡,因以为流波,故逃也”。什么意思呢,有点拗口,意思就是如果我们使自己变得那么随意顺从,变得像随波逐流一样,很多事情反而顺利了。这些话听起来是在绕弯子,仔细想来却不无道理:“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一件事情是否应该认真,这是要看具体情况的。钻研学问,搞科学发明、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更要讲究认真。而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就不必太认真了。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会让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从而处处被动受阻。庄子认为,懂道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梦如幻,一切都是在游戏中,连生死都是游戏,现实更是游戏,没有什么不是游戏。因此,没有必要那么认真,或者认真也无妨,要知道认真也是游戏,不认真也是游戏。花开花落,斗转星移。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游戏结束了,人生也就结束了。人生如果是一场游戏,自然也有输有赢。而是输是赢大多在于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态度。如果一味地计较输赢得失,那么人生是很无味的。“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人、对事都要做到放宽心态,不要过于认真,这样自己才不会活得那么累、那么苦。有人也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的确,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应该认真,也有许多事情是不必认真的。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也是认真。艾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名字叫“通”,一个则叫“执”。有一天,这两个学生跟艾子一道去散步。走了一会儿,艾子感到口渴,就叫执去向远处的那位乡下老人讨水喝。执走向老人提出请求。老人听后说,喝水可以,但是要写一个字考考你。你会念,给你水喝;不会念,就不给你水喝。于是老人写了一个真假的“真”字,递到执面前,要他念。执说是“真”,哪知老人大为生气,说他念错了,执不解,就回去向艾子报告。艾子听了,又叫通去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了常常就会有不同的看法,相互之间因此而产生争论也是正常的,但有些细节方面的小问题,就不一定非要争论出什么结果来。过于认真;反而会影响人和人之的关系。二战后的一天,卡耐基在伦敦参加史密斯爵士举行的宴会。宴会上,坐在卡耐基身边一位男士讲了一个故事,还引用了一句话“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他还说这句话是出自《圣经》。“《圣经》?”卡耐基很清楚,这句话并不是出自《圣经》,而是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卡耐基马上纠正了对方。对方却反讥道:“你说什么?出自《哈姆雷特》?你真会说笑,绝对不可能,这句话绝对出自《圣经》!”卡耐基又认真地纠正,可是那个男士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两个人为此争执起来。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场,他是专门研究莎翁著作的,他很清楚卡耐基是对的。可是,在暗示卡耐基住口后,他却开口:“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确实是出自《圣经》,卡耐基错了。”这场争论为葛孟的一句话终止了。可是,葛孟的话却让卡耐基心里很不舒服。回去的路上,卡耐基忍不住对葛孟抱怨道:“你明知道那句话不是出自《圣经》,不是吗?”是的,那句话出自《哈姆雷特》。可是我亲爱的朋友,我们是去参加宴会的客人,何必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你证明他是错的,他心里一定会有芥蒂,你为什么要和他抬杠呢?不如给他留点面子。你永远记住,要避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智者的样子:“凡事淡然处之”在交往中,为了工作、事业上一些原则性的问题认真,甚至发生争论是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是碰到一些鸡毛蒜皮的非原则性的小事时也去这么认真,那就失去了认真的价值。朋友之间的争论,涉及原则性的问题其实很少,大多数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时候的相争是为了保住自己所谓的面子。如果能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冲突,否则,只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糟糕。时常会听到有人抱怨活得太累,究其原因也就是不该认真的事他也认真了。“水至清则无鱼”。如果事事都要去认真,那么人都没法平静地生活了。凡事不必太认真,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是没有必要非要去争个一、二来的。尤其是在生活中,事事都去计较一番,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不要自视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不要盲目承诺,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不要轻易求人,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不要强加于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不要取笑别人,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不要乱发脾气,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是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信口开河,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不要小看仪表,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不要封闭自己,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不要欺负老实人,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缘来缘去,一切心平气和,顺其自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高贵,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的人谦逊是安全。"谦恭地做人,对你有百益无一害。放低姿态,不是卑微,而是升华灵魂,站得更高,看的更远,走的更稳,赢得有把握,安全起飞,安全着落。然而,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自以为是的家伙。他们头脑容易发热,他们往往充满梦想,只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因此就难免会将别人看得渺小,将自己看得伟大。仿佛自己是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骄傲。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宇宙中都很渺小,就像一粒尘埃一样毫不起眼。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少了你而有什么变化,地球也不会因为没了你而不再转动。那些深谙做人之道的人,大都是在社会群体中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拥有低调品行的人,而把自己看成比别人高一等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低调的品行不是卑微、怯懦和无能,而是力量的委婉展示,是世事精通的智慧表现。坦诚而平淡地看待自己,没有人会因此而将你看低,反倒会从你的低调中看到闪光的品格。很多伟大的人也很会谦卑待人,人们也因此会越发敬重他。真正的大人物往往具有低调的奢华的气质。在一个既脏又乱的候车室里,靠门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身上的尘土及鞋子上的污泥表明他走了很多的路。列车进站,开始检票了,老人不急不忙的站起来,准备往检票口走。忽然,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提着一个很大的箱子,显然也是赶这班列车,可箱子太重,累得她呼呼直喘。胖太太看到了那个老人,冲他大喊:"喂,老头,你给我提一下箱子,我一会儿给你小费。"那个老人想都没想,拎过箱子就和胖太太朝检票口走去。他们刚刚检票上车,火车就启动了。胖太太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还真多亏你,不然我非误车不可"说着,她掏出一美元递给那个老人,老人微笑地接过。这时,列车长走了过来:"洛克菲勒先生,你好,欢迎你乘坐本次列车,请问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谢谢,不用了,我只是刚刚做了一个为期三天的徒步旅行,现在我要回纽约总部。"老人客气地回答。"什么,洛克菲勒!"胖太大惊叫起来,"上帝,我竟让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给我提箱子,居然还给了他一美元小费,我这是在干什么啊!"她忙向洛克菲勒道歉,井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费退给她。"太太,你不必道歉,你根本也没有做错什么。"洛克菲勒微笑地说道,"这一美元,是我挣的,所以我收下了。"说着,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郑重地放在了口袋里。真正的大人物是那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却仍然像平凡人一样生活着的人。他们从来都是虚怀若谷的,很有气质。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盛气凌人,他们从来不会见人就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是如何成功和发迹的,他们也从不痛恨自己的同事是"居心叵测之人",他们只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和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低调的奢华"。大人物尚且如此,而我们普通人呢?一个人如果妄自尊大,把谁都不放在眼里,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他一定会一天到晚被烦恼重重包围着。若一个人太自负了,就很容易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自我陶醉之中,变得自高自大起来。他会无视所有人对他的不满和提醒,终日沉浸在自我满足之中,对一切功名利禄都要揽入怀中,这样的人永远也得不到人们对他的理解和尊重。人在低调中往往可以让自己前行得更远。苏格拉底说:大圆和小圆的比喻,真正的高人就像大圆,视野大、格局大,接触到的信息多,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反而觉得自己很渺小。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尼说:谦逊基于力量,高傲基于无能。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三个朋友舍不得分开。大雁对青蛙说:"要是你也能飞上天多好呀,我们可以经常在一起了。"青蛙灵机一动:它让两个大雁衔住一根树枝,然后它自己用嘴衔在树枝中间,三个朋友一起飞上了天。地上的青蛙们都羡慕地拍手叫绝。这时有人问:"是谁这么聪明?"那只青蛙生怕错过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大声说:"这是我想出来的,"话还没说完,它便从空中掉下来了。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一座寺院,对住持释圆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心满意足的老师。"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没能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了笔墨砚和一沓宣纸。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了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些,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只有正确地看待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和不足,才能够低下头,谦卑处世,而不会不懂装懂,自取其辱。整天高昂着头走路的人,很容易跌进命运预设的大坑,谦卑不是自卑,而是对自己的正确了解。懂得越多的人,越会知道自己未知的领域还有更多。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会常常以为自己胜人一筹。一个人老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风雨的侵蚀总会让"珍珠"失去光彩。不妨做一捧泥土,在低调中让自己前行得更远。当然,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个度的把握,谦逊也不例外。过分谦逊就是懦弱、无能,我们所讲的谦逊是指为人处世,而不是任何时候都要谦逊,该争取的时候还是要争取。败犬效应,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看到别人陪于困境中时,都会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确确实实也是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心理学上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读过松下幸之助这样一句话:谦和的态度,常会使别人难以拒绝你的要求,这也是一个人无往不胜的要诀。放低姿态做人是一种大智慧。低姿态往往可以保全自己不受恶人的嫉妒和伤害。有一项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哈佛大学的尼尔·巴哈利亚博士虚构了两家公司,并将这两家公司的情况对181名学生进行了介绍:A公司——员工有很高的工作热情,但业绩不错;B公司——经营方面不做任何努力。但业绩很好。博士假设这两家公司是销售洗涤剂、夹克衫、自行车灯等商品的公司,并排除顾客因商品差异而做出负责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他要求学生们就购买哪家公司的商品进行选择。如果,选择A公司的学生多于选择B公司的学生(5.1:4.1)。败犬效应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假如你不幸沦为"失败者",也不要轻言放弃。自怨自艾或消沉萎靡都于事无补。但只要你不懈拼搏,使周围的人看到你的努力,你便有可能得到想要的帮助。除此之外,通过展示你的"弱小"而博得同情,也能使你的期待得到满足。当然,你需要了解对方的心理,掌握能博得对方同情的条件,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而一旦你成功地通过"示弱"获得帮助,那么,你已经胜别了一半。如果你想把事情做成,就得以一种低姿态出现在对方面前。表现得谦虚、平和、朴实、憨厚,甚至愚笨、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自己受人尊重、比别人聪明,那么在谈事时他就会放松警惕,觉得自己用不着花费太大精力去对付一个"傻瓜"了。当事情明显有利于你的时候,对方也会不自觉地以一种高姿态来对待你,好像要让着你似的,也就不会与你一争高下了。做人别太高估了自己,或许你在其他人眼中什么也不是。有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将自己看得太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从而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其实,在别人的眼中,你并没有那么自己以为的那么重要。有时候,你觉得别人在乎你,实际上你是在自作多情。如果总是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往往会让人看不起。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用,也过来了。苍蝇讥笑说:"骆驼,谢谢你辛苦把我驼过来。再见!"骆驼看了一眼苍蝇说:"你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没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没有什么重量,你别把自己看太重,你以为你是谁?"实际上,你以低姿态出现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为了让对方从心理上感到一种满足,使他愿意合作。实际上越是表面谦虚的人,越是非常聪明的人,越是工作认真的人。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来,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中时,你就已经接近成功,并已经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那一半了。你谦虚时显得他高大;你朴实和气,他就愿意与你相处,认为你亲切、可靠;你恭敬顺从,他的指挥欲得到满足,认为与你很合得来;你愚笨,他就愿意帮助你,这种心理状态对你非常有利。相反,你若以高姿态出现,处处高于对方,咄咄逼人,对方心里会感到紧张,做事就没把握了,而且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因此,为了把事情办成,不妨常以低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王阳明和曾国藩,这两大完人,不约而同地指出,傲,是人生第一大敌人,是人身上的第一大恶德、第一大毛病。因为傲慢、自满的人不会继续学习,不会继续修身,而只会用他们的傲慢、目中无人的"毒箭"去伤害周围的人。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那些有钱却文化素养不高的暴发户,他们时不时秀一把自己的豪车、金链、刚买的苹果最新款,总之一切能炫耀的身外之物,他都拿出来炫耀一番,唯恐别人不知道,似乎他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他的所谓的大富大贵。每每看到这一幕,稍有文化素养人就会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东西,这种东西让你感到既可笑又可悲。仔细想想,人们真的喜欢他们吗?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适当的低姿态,绝不是懦弱和畏缩,也绝对不会影响你的气质。相反,当别人知道你是一个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时,则会对你更加尊重,认为你更加淳朴。这能让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别人的面前。放低姿态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其实,放低姿态不仅是一种聪明的处世之道,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还能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一次,富兰克林到一位前辈家拜访,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了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摸头,一边看着比正常标准低矮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着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不要忘了。"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因这一准则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言外之意即是: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昂着高贵的头。涉世之初的年轻人,心怀远大抱负,都想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然而,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坎坷、荆棘和生活道路上横生的障碍让现实者吸取教训,学会思索,采用迂回和缓的方法去战胜和超越;理想者则傲气不敛,锋芒毕露,小觑或无视生活有意无意设置的低矮"门框",其结果便是:只能被碰得头破血流,成为一个失败者。人生在世,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人人都会碰到。有些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强硬只能天折得更快,低头弯腰,可以保护自己,虽然敢于碰硬是一种壮举,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如果硬要拿鸡蛋去碰石头,只能是无谓的牺牲。这时,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放低姿态,适时低头。低头侧身才能踏过的小门,总有一道道需要我们忍痛坚持才能越过的坎坷,总有一段段需要我们默默奋斗才能度过的时期。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了解、认识别人是做人的智慧,能够认识、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聪明。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简单地自我了解,而是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清楚自己的上限,最重要的是不能高估自己的能力。学会反思与总结:饱谷总弯腰,智者常温和,行走人世间,低调没有错。为人低调,有人信任,做事低调,让人欣赏。路也会越走越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时遇到人生路上的坎坷,我们其实不必昂首挺胸,自己去撞得头破血流,稍稍低一低头,弯一弯腰,侧身而过。这一低头,一弯腰,一侧身,不是一味地屈服于强权,不是一味地逆来顺受,不是一味地懦弱无能,而是另一种大智慧、大胸怀、大抗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不值钱的就是"架子",放低姿态做人是一种大智慧,低姿态往往可以保全自己。当你表现出大智若愚来,使对方陶醉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气氛中时,你就已经接近成功,并已经完成了工作中很重要的那一半了。当别人知道你是一个具有非凡才能的人时,则会对你更加尊重,认为你更加淳朴。面对外界的压力,我们要尽力去承受,当承受不了的时候,暂时弯曲一下。能屈能伸,刚柔相济,在低头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在弯腰时鼓足自己的劲头,在侧身时想好前行的道路,一旦过了这道坎儿,我们便可大步流星地前行,去追逐自己的人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很多人都捶胸顿足地痛悔自己错失了良机,其实是他们自己把机遇从身边推走的,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通常很简单,比如轻视了某个人。越有本事的人,越谦卑,不会去轻视别人;越没本事的人,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否定别人,而错过了最好的机会。人生路上,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并不知道什么人会对你有所帮助,什么人能影响你的命运,所以我们只有选择一视同仁,这样我们才不致错过任何机会,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满招损谦受益,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又能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要知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心态和精神。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也应该保持做人的低调。达·芬奇说:"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秆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做人,心态可以高昂,但行为需要低调。因为,低调才是真正的王道。圣人是沉默的,他们利益他人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哲人常常是沉默的,因为他们用大部分的时间在思考。古人有云:"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成若缺,大巧若拙。"越是高峻耸立的东西越容易折损,越是洁白的东西越容易受到沾污。越是品行高洁如玉之白者,越容易受到污损,越是性情刚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横遭物议;柔能克刚,乐于守拙,崇尚稳妥,做人,一定要坚持低调方能成就大事。曾看到过这样一幅对联,上联是: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是: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是:低调做人。高山不言是一种稳重,大地无语是一种内涵,大海低调自是一片宽广,松竹低调自是一种坚韧,蓝天沉静是一种宁静的力量,月亮低调自是一片皎洁,梅兰低调自是一种傲骨,做人低调是一种睿智。低调是储蓄和聚集能量的一种很好方式。佛法云有三法不可说:一是自己的功德成就不可说,保持低调。二是他人的过失不能说,保持低调。三是未来的计划不能说,保持低调。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功德成就不失坏,未来计划能成办。尤其是利益他人之事,要想圣人那样润物细无声。不行于色,任运自成中成办。做人是一种富有魅力的朴素情怀。低调做人,要有素养,顺其自然。在生活中多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的气质和谈吐,自自然然出于本性和本真地低调做人,真正实现自他双赢,所谓你快乐所以我快乐。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首先是完善自己的品质和修养,由其是在处事中公平,公证,不阿不奉,在同事,朋友,邻里,家人,上下级关系,做到热情和谐,洋溢着高风亮节的大度精神,对人和事物都有着客观看待,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党对人民和社会无限热爱,一切奉献于社会,忠诚于道德修养,高尚的,纯粹的人生品德观。共勉!作者:青苗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43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