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创业艰难的句子 创业辛苦成语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有人说,创业1000天,只有一天是快乐的。

创业的岁月里,太多的创业者经历过被投资人虐、被合伙人骗、被员工耍.在他们看来,创业不是播种,不是“种瓜、种豆、得豆”,而更像是打猎,“可能满载而归,可能徒劳无功”,甚至可能被猎物袭击,满身伤痕。

放下“体面” 白手起家

你会为了“卖饭盒”而放弃在央企稳定的工作吗?很多人会放弃,但焦耳四川快餐创始人夏新会放弃。2013年6月,兼任中国建筑工程设计院设计师。因为单位周围吃饭的地方少,为了解决同事之间“吃饭难”的问题,他开始搭建网上订餐平台。半年后,他去了裸辞,正式投身创业大潮。

最初的生意充满了“味道”。辞职后,夏新搬进了清华大学的一间平房,每月租金900元。在这间平房里,当他站直时,他的头会碰到屋顶,那里没有窗户,没有暖气,也没有洗澡的地方。更糟糕的是,这里没有厕所,只有一个小便池。每天早上,夏新必须去一排平房外的公共厕所,有时她还得排队。

但是这个小平房是他的办公室。夏新说:“那时候,每天都在消耗金钱。如果没有投入,就很难活下去。”他有每顿饭10元钱的标准。“虽然我卖大米,但当时不愿意吃好。吃饱就行。”

焦耳并不是夏新创立的第一个平台。第一个平台是在线订购平台。用户从平台订购食物,夏新帮助联系提供食物的商家,将用户与商家联系起来。父母不能这样理解他。在他们看来,夏新只是在卖饭盒。

和夏新一样,热文化CEO邓双成在创业前,曾在Xi安一家综合性集团公司担任管理顾问4年。2010年,他决定创业。邓双成拿着同学给的40万元启动资金,组建了十几个人的团队,在Xi安创办了本土团购品牌“Hot Group”,赶上了当时O2O创业的热情。该公司不到半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但在2011年,情况急转直下。随着大量团购网站的兴起,美团、邯郸等巨头开始进入Xi安市场。那是邓双成创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压力太大了!他觉得资本和人才都远远落后于别人,创业的好点子很难实现。“就像打架一样。还有人用AK47,不过是小米加步枪。很难赢。”

该踩的“坑”都踩了

创业有很多“坑”,而“赶马”创始人兼CEO田静波,一不小心就掉进了很多。

2014年,他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并连同自己的积蓄,创立了抓马App。他希望艺术家通过这个平台与影视、商演、广告和代言等经纪服务在线连接。

创业前,他在媒体工作,去过几家创业公司。“我觉得我有优势,有资源,有资质,就试试看。”在田静波看来,他有机会把公司变成独角兽企业。但他没想到自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却没有避开每一个“陷阱”,先是遭遇“技术损失”,然后被投资者滥用。

2014年初开发该系统时,田静波发现有人负责技术。当时这个人答应一个月内开发出安卓版的系统,所以要了很多钱。然而,五个月后,这个系统消失了,所以田静波不得不找另一个团队来做一遍。它不仅延迟了系统的上线时间,而且金钱也打击了水漂。“产品不上线,贡献为零。”

2015年4-10月,种子轮融资几乎花光,天使轮投资尚未落地。田静波借钱给员工,结果到处碰壁。后来,他找到一家投资公司,做了半年尽职调查,承诺在田静波投资1000万元,并建议他搬到更大的办公场所,扩大团队。田静波接受了这个提议,但在钱来之前房租就涨了一倍。

回想起那段时间,田静波觉得“有点天真”。经历了很多,他

开始明白,即使投资协议签了,也明确了打款时间,但只要钱没汇过来,这些都可以不作数。2017年,公司有一个月发不出工资,田京波把自己所有的信用卡拿出来取现,又通过京东白条等平台借款,才把员工的工资发了。

“人才坑”、“资金坑”,田京波坑坑不“落”,在他眼里,“创业(的过程)就是一场修行。”夏鑫觉得,哪怕告诉当时的自己,这个地方有坑,可能还是会掉进去,“有些错是避免不了的。”

创业难,难在融资更难在招人

“创业者碰到的困难大部分都跟融资和招人有关。”在真格基金投资管理副总裁刘元看来,很少有创业公司能在资金上自给自足,就算可以,也会为了抵御竞争对手或者与巨头抗衡而融资,“融资永远是创业公司脑子里想的事”。

作为投资者,刘元平均一天看四五个项目,一年能看1000多个,但投的项目却寥寥无几。每年投资的项目数量也相差很多,2016年他大概投了20个项目,2017年10个都不到,2018年过去一个月时,他还没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投资人找到合适的项目难,创业者找到合适的投资人似乎更难,几乎每位创业者都有融资被拒绝的经历。焦耳外卖的第一笔投资是投资人主动找上来的,投了300万元,“那会儿觉得这么多钱,好像永远花不完。”等到了B轮融资时,夏鑫见了二三十个投资者,但这些人都对他的项目没兴趣。夏鑫没有放弃,一直与投资人进行沟通,最后完成了B轮融资。

早期创业时,田京波两个月,见了八九位投资人,但没有人愿意出钱,一些投资人直言这个项目做不起来,或者说没有五千万元根本做不起来。“后来我一想算了,再聊半年也没人愿意投。”最终,他决定自己投自己。现在田京波更倾向于选择战略性投资,而非纯财务投资,因为战略投资能带来的不仅是钱,资源价值或许更大。

相对于公司的产品、技术等等,刘元更看重的是团队。在他看来,几乎创业者永远都在焦虑人才问题。 “完全是以人为核心来投的。”

的确,对于许多创业者来说,“缺人”是最大的难点。2013年,邓双成来到北京创立了热度文化。之所以来北京二次创业,是因为他觉得,相比于西安,北京不仅拥有更好的创业环境,还拥有更多的人才。但是,在北京他同样面临招人难。创业公司很难给优秀人才高薪,公司前景也不确定。

夏鑫工作两年就开始创业,最初招不到合适的人,唯一的创业伙伴就是自己的同学。但两人都是90后,缺乏团队管理经验。“团队是制约公司发展最大的瓶颈,越往后越明显。”他回顾过去几年,亏得最多的还是在人上面,把不合适的人放在不合适的位置,是造成业务亏损的重要原因。

谁能“挺”住,谁就赢了

作为投资人,刘元眼里的创业者普遍是孤独的,他们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却难与人诉说。

邓双成用“好的心态”、“在痛苦中前行”、“成长”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自己四年的创业生涯。创业之初,热度文化在一个小区里,办公面积只有150平方米,十几张桌子,发展到现在,总部办公面积扩大了不少。

黑龙江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刘玉峰从2003年开始与大学生创业者朝昔相处,15年来,他一直关注着创业者的成长和发展,他发现,“真正能够持续创业的,毕竟是少数。”

他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持之以恒的信念和精神:对创新的执着追求、对创业的强烈渴望和对人生目标的明确态度。

“有泪只能自己流。”夏鑫有时还会回到当初住的那个平房转转,自己都有些奇怪,当时怎么会住这么烂的地方?

他表示,创业的压力非常大,但对员工会永远“保持微笑”,“焦虑是关起门来做的。”作为老板,“要找人、找钱、找方向,还要干活。”创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未知,作为企业的引路人,需要对未来方向做出预测,找对方向,把握好节奏,如果方向错了,就会满盘皆输,所以焦虑和压力都属于正常现象。

他分析了很多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很多人并非说本身多有能力而笑到最后,而是因为市场是波动起伏的,谁能够挺下去,谁就赢。“只要你挺到那一刻,在别人坚持不住的时候你还在,你就迎来了曙光。”

从创业那天开始,田京波一直处在高压状态,周末一般都在公司,答应每年陪家人一起旅游的允诺也一直没兑现。今年春节,田京波给自己放了一次假,带着家人去旅游,躺在沙滩上吹着海风喝着啤酒,他才可以不去想创业中那些糟心事。

田京波觉得创业一直都会有压力在,“公司不好的时候,你会想着怎么挣钱,怎么发工资;公司好了,你会担心有竞品;公司越来越好了,需要的资金越多,就会考虑融资的问题;公司上市了,又得每天盯着股价和市值……”

创业不停,思考不止,但更要学会调节,创业才能走得更远。

本文来自胡巴网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259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