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方式(摄影作品展示方式)

人人都说艺术小众,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展览人满为患,随处都是举着手机打卡拍照的观众。当“小众”化成标榜自我生活趣味的标签,“艺术”由此成为不二之选,因为“好看”,更因为“看不懂”。

网红经济带动的“艺术热”不乏批评之声,但有时候,我们很难说清楚跟风式看展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尽管走马观花式的观展模式漠视了艺术创作更深层的表达意涵,然而,蒙上滤镜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带动了更多人自发走进艺术空间,这未尝不是艺术进入大众生活的一种出口。

“让艺术与公众生活建立联系”这一命题已是老生常谈,却仍要常谈常新,如何在快门按下后给不同个体留下更多直接或间接的美的影响,让艺术成为大家“爱看”“想看”又能“看懂”的存在,始终需要艺术家注入新鲜的思考和探索,新书《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就记录了18位艺术家不同的声音和行动。

展示方式(摄影作品展示方式)

创造“戏剧性”时空,让“美”拥有更多感知的窗口

艺术无疑是对美的创造和表达,但由于个体对美的判断和感知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普通观众大多数时候无法迅速进入艺术作品试图营造的意境之中,表达与接收的断层在无形中树立起欣赏的屏障,“美”有时也会让人望而却步。

为丰富观者体验,摄影家汪芜生就试图通过多种媒介手段打通与观众对话的路径:

从首次个展开始,汪芜生希望造就的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展览现场。摄影家通过作品呈现出的意境,不仅可以被观看,也可以被倾听、被嗅到、被触摸……

所谓“戏剧性”,更通俗的表达可以说是“观赏性”,亦即要打破艺术展览曲高和寡的迷思,使之如戏剧的起承转合一般精彩、好看。比如,汪芜生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中央大厅做展览时,为呼应作品主题营造曲径通幽的感觉,改变了照片的陈列方式,通过高低起伏的变化“造境”。

从排列方式的创新到艺术手段的跨界融合再到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汪芜生不断尝试延伸摄影作品的布展思路,希望从视觉出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同时启发触觉、嗅觉、听觉等所有感官,丰富观展体验的维度,从而更有效地引发观众共鸣。

汪芜生30多年前提出的创见历久弥新。对于艺术家而言,不仅需要钻研作品本身的表达,也要重视展陈空间传递的信息增量,“从具体的空间扩展到人们的心理空间”,巧妙地利用空间连接起与观众对话的桥梁,让“美”更广泛更轻松地被看见、被感知。

展示方式(摄影作品展示方式)

1988年,日本时装设计师小野邀请汪芜生用屏风的形式展现他的摄影作品。

用器物讲故事,把知识浸入日常

人始终对故事兴味盎然,于是,艺术家们也越来越重视展览设计的故事性。

如果说“戏剧性”的策展思路解放了想象力,那么,“故事性”的建构就是对日常的亲近。和汪芜生天马行空的创新实践不同,博物馆学家周功鑫更贴近于日常,借故事勾连知识,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我们会把故事说出来,抓住观众的需求,有哪些不知道的,有哪些想知道的,在设计中融进去。

周功鑫深耕文物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但她深知,这些散落的历史碎片距离当下人们的日常实在太过久远,从介质、材料到审美、思想,都同当下存在巨大差异,加上知识图谱的差异,如果只是简单零散的陈列展示,很难吸引年轻受众群。

因此,她始终坚持“用文物说故事”的思路,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心,由此实现知识和思想的传递。比如,策划“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中法艺术文化的交会”特展时,她带领团队完成了详尽的前置评估,根据观众的反馈设计故事脉络,用文物串联起两个君王、五个传教士,以及他们的影响,还特意制作了一出歌剧,邀请著名京剧演员吴兴国饰演康熙、法国当代歌剧大师诺维利演路易十四,让观众从戏剧中了解这两位君主。

对于不了解历史的观众而言,古代的艺术作品是“费解”的,比如雅致的文人画,如果强行以说教的口吻进行阐释往往只会因枯燥乏味而适得其反。周功鑫擅长借由作品主体性和故事性的铺陈,让故事线变得清晰,同时利用多媒体动漫等创新手段提起观众的兴趣,也让知识变得“易嚼”也“耐嚼”。

展示方式(摄影作品展示方式)

周功鑫在抽点文献。

在地孵化与衍生,艺术也能反哺公共生活

除了“美”的欣赏和教育,艺术还能和公共生活产生更多互动的可能吗?摄影家阮义忠的台湾故事馆或许可以给予一些启发。

“如果在台湾成立一个纯粹的摄影艺术中心,任你是布列松、是亚当斯,一点用都没有,你和民众太远。”

阮义忠回到故乡宜兰,希望用影像记录台湾民间故事,再现本土原汁原味的人文地理风貌,同时,他试图以故事馆为原点,开拓教育、文创、图书馆等功能,聚拢更多民众,让故事馆成为市政建设的一部分。

当下,在地的孵化与衍生可以走得更远。

以日本大地艺术祭为起点,近几年,中国国内因地制宜也生发出越来越多“艺术进乡村”的尝试,比如景德镇的“艺术在浮梁”项目。艺术家受邀驻村,以在地生活元素作为蓝本进行创作;同时,依托艺术吸引外界注意力,并由此发展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而艺术节也成为村落宣传的一个窗口,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宣传,为村民创收。

我们谈论艺术,总是突出、放大精神文化层面的陶冶,却忽略了艺术本身也能对物质生活有所反哺。当让艺术真正扎根“大地”,或可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正如《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作者张泉在书里所言:

一位艺术家对公共空间的拷问与探索,却值得深思。毕竟,让艺术与公众生活建立关系,拓宽公共空间,提升社会审美,不该只是艺术家个人的探索与疾呼,这本应是时代的共识。

展示方式(摄影作品展示方式)

2017 年,阮义忠回故乡宜兰举办大型摄影展。这次展览最终还促成了阮义忠台湾故事馆的诞生,他希望邀请不同领 域的人物,通过影像对话,并以故事馆为原点,开拓教育、文创、图书馆等功能,吸引更多民众。(摄影:杨镇豪)

相关图书

《手艺之道:18种觉醒与新生》

张泉 著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本书)

安田猛、王金山、朱哲琴、吕敬人、蒋琼耳、欧阳应霁、阮义忠、汪芜生、周功鑫……18场对话,18个火种|点亮国潮复兴背景下的时代脉络

手艺是一种生活方式。传统的手艺顽强地代代相传,如同太阳朝升夕落,人间晨钟暮鼓。看似单调、重复的劳作,赋予手艺以神性之光。这本 访谈录想要呈现的,并不只是沉默的坚守,更是在时代洪流中,在面临“民艺与设计”“传统与创新”“消亡与重生”等等这些宏大命题时,所谓的手艺,还有哪些空间和可能。

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创作者,面对现实的困境,率先醒来,努力发现症结所在,并以孜孜不倦的创作作为回应,不仅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更为手艺的存续与迭代拓出新的空间。书中收录了18篇访谈,更是18种觉醒与新生之路。手艺从传承、革新到传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这些对话中发现端倪,获得启迪。作为回报,传统技艺与器物,同样给设计界带来了反思、沉淀与重新出发的契机。

点击,了解另外15种“看懂”艺术的方式

本文来自更年期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3525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