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的笔顺(豆的笔顺怎么写)

豆[dòu],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一只高脚盘,本义是祭祀时盛放食物用的器皿。战国以后,「豆」开始用做豆类植物的名称。到汉代以后逐渐取代了「菽[shú]」,成为豆类的总称。

豆的笔顺(豆的笔顺怎么写)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豆部》豆:

古食肉器也。从口,象形。

《爾雅·釋器》:木豆,謂之豆。

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

豆的笔顺(豆的笔顺怎么写)

木制的称「豆」,竹制的称「笾」,陶制的称「登」。其实陶豆的「登」,本应写作「豋」。但是在《尔雅》、《诗经》中就已经用「登」来假借「豋」,两者已经不分了。文 献 选 读“《詩經·大雅·生民》:卬(我)盛于豆,于豆于登(豋)。其香始升,上帝居歆(安享)。”我把祭品盛于木制的豆和陶制的登中,食物的香气开始向上飘升,上帝安然地前来享用。“《禮記·鄉飲酒義》: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民知尊長養老,而後乃能入孝弟。”古时候的乡饮酒礼是每人一席一案。60岁老人的案上是三个豆,70岁是四个豆,80岁是五个豆,90岁以上是六个豆。那时候的尊老标准就是规定得这么详细,淳朴的民风也就是这么慢慢养成的。

成语典故

箪食豆羹

箪是盛饭食的竹筐,豆是盛汤羹的木碗,两者皆指简陋的食物。

“《孟子·盡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有的人,对拥有千辆兵车大国的高官厚禄都不屑一顾。而有的人,一筐饭一碗羹,都足以使他神色大变。利益,就是检验人品的试金石。后以【箪豆见色】来比喻只计较芝麻绿豆的蝇头小利。

煮豆燃萁用豆萁作燃料来煮豆子。比喻兄弟之间的相互残杀。三国时的曹操有三个儿子,他想立更聪明的二儿子曹植为太子,这使得大儿子曹丕恨得咬牙切齿。曹丕即帝位后,担心曹植会有一天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于是他把曹植找来对他说:听说你的诗写得很好。今天我要你以兄弟为题作一首诗,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而且要在七步之内完成,不然就以欺君之罪处死。曹植眼含着热泪,还未走到七步,便满腔悲愤地吟出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完不由羞愧得面红耳赤,只得暂时放过了兄弟。曹植虽以自己的机敏逃过此一劫,但此后他一再被贬,四十一岁时就忧郁而死。

小常识「豆」又是战国时齐国旧的度量衡名称。《春秋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晉·杜預注:四豆為區。區,斗六升。四區為釜。釜,六斗四升。鍾,六斛四斗。四豆为一区[ōu],一区是一斗六升,则一豆为四升。一釜是64升,一锺是64斗。到汉代时,度量衡中的「豆」变得很小,一豆只有16粒黍。一銖是六豆、96(约100)粒黍。一龠是1200粒黍,重十二銖。一两是两龠、二十四铢。一斤是十六两。西漢·劉向《說苑·辨物》: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以「豆」作偏旁的字从「豆」的会意字:壴,是鼓的本字。豊,是禮[礼]的本字。豐[丰],丰满。豈,是凯的本字,还师振旅,即凯旋时奏的音乐。以「豆」作意符的形声字:?[读作羲],古陶器。以「豆」作声符的形声字:逗,逗留。竖,竖立。短,长短。豇,豇豆。豌,豌豆。頭[头],本字是首。侸,是竖的本字。裋,僮仆穿的粗布短衣。豉,发酵的豆豉或面豉。

豆的笔顺(豆的笔顺怎么写)

本文来自离殇投稿,不代表胡巴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85.com/631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xx@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